在2月26日召开的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贵州电网公司“电网抵御低温冰冻灾害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喜获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一等奖。通过防冰、抗冰一系列的成果推广和应用,如今的贵州电网不再“惧怕”冰雪凝冻的侵扰,变得更加坚强和稳固。
1月29日,都匀市海拔最高的螺丝壳地区再次遭受低温雪凝天气。一大早,位于螺丝壳山脊的摆忙乡新堡村村民张亮像往常一样,在自己的养殖场里忙碌着。
“天很冷,但用电一点没受影响,人取暖没问题,养殖场里的几百头猪和三千只鸡鸭的取暖也都有保障。”和2008年冰灾时在黑暗寒冷中度过的那几天很不一样,尽管今年冰情严重,但张亮的生活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为有效应对冰雪灾害对电网的影响,近年来,在南方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下,贵州电网公司大力开展防冰技术研究与创新,着力打造科学防冰体系和让老百姓放心的电网,实现了“主网不倒、县城不全停和重要用户不停电”三大抗冰目标。
2008年,南方电网区域内遭受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冰冻灾害。在我省,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当年,贵州电网公司即确立了“防冰技术研究及其在贵州电网的应用”科技项目。
2011年,项目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此基础上,贵州电网又对防冰抗冰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项目为“电网抵御低温冰冻灾害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
截至2014年,该研究成果已在全省9个地区全范围推广应用,建立了全国最大的覆冰预警监控系统,100%覆盖全省重要覆冰区段;研制了可保障贵州电网6572条16.38万公里线路实现快速融冰的融冰装置,线路防冰能力显著提升。
2013年,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杨昆在贵州召开的全国加强电网抗冰能力技术经验交流会上表示,电网防冰抗冰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电网防范和应对大面积停电能力得到加强。
全面掌握冰区分布情况,是我省构建科学防冰体系的基础。贵州电网公司开展了冬季冰冻气象研究及冰区划分,绘制了冰区分布图。“通过冰区分布图可以一目了然看到哪里是重冰区,哪里是抗冰的薄弱环节,这是建设防冰体系的基础。”贵州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钟连宏介绍称。
“看得见”、“除得掉”重在提高防冰抗冰的硬实力。通过建立健全防冰管理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贵州电网公司提升“软”实力确保冰灾“防得住”。
今年1月底,贵州省全省气温骤降,短短几天覆冰线路迅速增加,贵州电网启动低温雨雪冰冻蓝色预警。
在螺丝壳山上、山脚以及远离都匀的贵州电网覆冰在线监测中心,有一支完善应急队伍和一套科学防冰体系在保障张亮他们的可靠供电。
位于凝冻重灾区的观冰点,是科学防冰体系中“看得见”的一部分,贵州电网公司共设置了1600余个,保证“观冰”不留盲区。
科学防冰体系中的“看得见”主要依靠覆冰预警系统。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就可监测输电线路覆冰的厚度、气象环境等数据。一旦线路覆冰超过“警戒线”,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安排开展线路融、除冰工作。2015年冰冻灾害中,贵州电网公司共成功完成13条重度覆冰线路的融冰工作。
据统计,2011年项目实施成果转化以来,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7亿元,确保了灾害期间贵州电网各项操作和指挥指令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