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大数据给贵州按下“快进键”

   2015-04-24 贵州商报
32
核心提示:3天,3个市州,10个县、市、区,24个观摩项目,2015年全省第一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忙碌又充实。昨日下午


    3天,3个市州,10个县、市、区,24个观摩项目,2015年全省第一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忙碌又充实。昨日下午,随着最后一个点观摩结束,本次观摩会画上圆满句点。观摩代表们为当前发展势头点赞,更为各区县勇于开拓创新的意识点赞。

    安龙县的薏仁米,小小身材价值不菲。该县的汇珠薏仁米加工项目,仅一期年总产值就达30多亿,创利税3亿元。

    水城经济开发区的三才微型电机项目,自主研制的80000转高速微型无槽无刷电机技术居全球第一。

    观摩中,类似以“小”博大的案例不少。

    同时,区县企业紧跟大数据发展步伐、创新思维转型升级的典型更让观摩代表印象深刻。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可能变成功者,铜仁市万山区区长张吉刚对此就有感而发:“之前一直以为贵州搞大数据、云计算是省会城市贵阳的事,离区县很遥远,但这次在观摩中发现,大数据早已融入生产生活中。”

    1.一个微信公众号成创业者致富“帮手”

    刘金凤的刘记豆沙粑现在小有名气,微信上,经常有人慕名订购,今年前三个月销量同比新增1万多斤。

    “多亏了那个号,通过朋友营销,销路真的很好。”刘金凤口中的“那个号”,指的是 微 信 公 众 号 “ 兴 仁 工 业园”。今年1月,刘金凤的兴仁县刘家特色食品厂通过“兴仁工业园”公众号正式入驻兴仁大众电子商务平台,曾经的滞销情况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供不应求的热销场景。

    借助该平台“创业”的还有张力服饰有限公司,不过该公司不光是微商。

    美国POLO、佐丹奴、海澜之家、七匹狼……这些耳熟能详的服饰品牌产自贵州?没错。位于兴仁县兴仁工业园的贵州省张力服饰有限公司,正是上述品牌的合作伙伴。

    张力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田茂许就是兴仁人。20多年前从乡间“出走” 到广东打工,从最基础的做起,慢慢有了手艺、资金,去年在返乡时,看到兴仁工业园有标准的厂房、完善的交通、配套的公寓,毅然决定回家办厂。

    如今,公司第一阶段9条吊挂生产线324台平车以及180台专机已全部建成投产,解决就业500余人。不过,公司并没有就此满足。

    “我回来办厂就是为了带动乡亲致富,我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发展。”浓浓的乡情成为田茂许转变思路的最大动力,他想到了“互联网+”。依托“兴仁工业园”公众电商微商平台,田茂许开始尝试推进“互联网+工人”。即围绕“工人”做文章,将互联网技术和思维与“强工、管工、爱工、富工、塑工”等相结合,让工人从单一的生产者变为具有生产员、销售员、信息员、宣传员四种身份的经济主体,从而打造一种独具特色、横跨一二三产业的新型工人经济形态。

    “‘互联网+’是个很广的概念,+什么是关键。”田茂许告诉记者,“互联网+工人”行动计划主要包括8个互联网+项目,其中“通过互联网+电商+微商”项目,其思路是让工人及家属在工作闲余时间利用手机终端和公共平台,销售企业的服装和家乡土特产,成为销售员,增加收入。

    2.“互联网+农业”开展生鲜农产品定制

    连成片的田地里,金黄的麦穗、翠绿的蔬菜组合成春天的专属色彩。田坎边,村民们正在忙活,每个人脸上都乐呵呵的表情。山脚下,崭新的灰顶白墙二层楼房连成一线,很是气派。

    走进位于黔西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安龙核心区和贵州省重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金州农耕文化园,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代表团中,有观摩代表发出感慨:“这哪里是农村,根本就是景区嘛。”

    荔波县县委书记尹德俊也对眼前的一切感到惊讶:“这里如果不开发就是普通的农村,现在把它开发起来,把传统农业和文化、旅游结合起来,这样又产生了新的业态。”

    尹德俊的分析没错。金州农耕文化园走的的确是复合型的路子。按照农旅融合发展的思路,该园区提出产业1+5模式。其中主导产业为GAP标准蔬菜园,延伸产业则包括:以布依村寨、田园风光、生态农庄为主打的休闲观光;体验农耕之乐、感受农事之趣的农耕体验;特色主题生态餐厅推出的农耕饮食;传统农耕与现代农业未来科技相结合的科普教育;以及依托互联网+农业的生鲜农产品定制。

    目前,已初步建成农耕旅游文化接待区、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中心、生态水系、自然村落保护、农耕文化体验区、生态公园、农耕文化长廊等主题功能区。不过,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仍是该园区的“主营业务”。

    观摩代表抵达时,当地农民余有庆正在自家地里采摘新鲜蔬菜,见有人走近,他热情地介绍:“这些菜都是要出国拿给老外吃的,洋气得很。”

    据了解,园区生产的蔬菜均达到GAP和出口欧盟蔬菜产品质量标准,种出的芥蓝、菜心、青白仔、上海青等高端品种蔬菜,远销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地。

    “我们讲工业要流程再造,农业的模式、流程也要再造。农业领域的现代化问题要高度重视。”金州农耕文化园带给观摩代表的启发很大。

    3.按下“快进键” 努力谋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自2011年启动至今,累计已观摩项目200余个。从最初的看图纸、看厂房到近两年看项目、看产品,观摩会见证了各地的发展、变化,同时,也见证了不少企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正因如此,尽管每次都行色匆匆、项目多任务重,但观摩代表们还是觉得观摩会要继续。黔西南州望谟县县委书记余越前就表示,“通过观摩会的形式倒逼机制,让干部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实实在在做事,这是非常好的,而且有利于互相之间的学习交流。”

    省科技厅厅长陈坚也认为,作为近几年的“规定动作”,项目观摩越来越务实。他指出,“通过一次次观摩,看到企业一步步壮大,有了自己的盈利模式,这是很可喜的。现在和过去不同,不是靠投资就有产出,现在提倡人有我要更精,所以要多从这个角度去寻求发展。”

    陈坚特别提到了资源利用的问题。他强调,产业发展一定要注重因地制宜,“要和当地的资源禀赋结合,这很重要,因为资源禀赋结合就是我们的优势,把握好我们的优势,就能取得更好的胜利。”

    项目不止发展好,而且发展很快,这是六盘水市人大副主任、六枝特区区委书记高玉林观摩后的最大感受。采访中,他特别引用了两句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和“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贵州这两年变化太大了。一个是物质层面的变化,各种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不过我觉得相比较下,精神层面的变化更大。”在高玉林看来,项目的成长拉动地方经济发展,这背后是贵州干部“想干事、干成事”的重要体现。“过去想都不敢想、干也不敢干,现在敢想敢干敢做敢试,而且把事情做成,这是了不起的。特别观摩更明显。以前是看图纸,然后是看厂房、看项目、看产品,今年再来看,这个产品更进一步提高了、升级了、换代了,有好多高科技的东西,以前没有见过的东西,这次都出来了, 这个感受特别深刻。”

    高玉林也谈到了“压力”的问题。要把观摩的成果变成实际行动,要按下“快进键”加速推进地方经济发展,高玉林和其他观摩代表一样,已经开始思索。

 
 
更多>同类资讯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