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宗玉
在本次2015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创新创业引领生态文明主题论坛现场,来自政、学、企等界的专家、学者和高管共聚一堂,纵论创新创业与生态文明结合发展的出路和走向,为深化创新驱动、发展生态文明建言献策。
“一定得有新的创新发展方式,一定有新的创业理念,一定有新的突破性,比如说六次产业理论。”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来武首先发声,“创新创业和生态文明结合在一起,它们应该产生的是化学反应。在人们更为看重精神需求的今天,第五产业是把精神的需求转化成市场定价,把社会公认的社会环保转换成品牌的价值,转换成市场的生存空间。如此,就更需要把产品和企业策划成符合社会生态文明标准,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新的方式来迎接消费者和资本市场的考验。”
用创新创业的方式,让创客们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对于创新创业思维者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需要创新举措和商业模式,才能把握创业的先机。
论坛现场,专家、学者、企业家、创客各抒己见,从科技创新到生态文明,从成功范例到创新实践,在一场金点子的交锋中频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又要保护绿水青山,又要获得金山银山,是不是理想化的目标?这是与会嘉宾们谈论频率颇高的话题。
贵州在过去四年中,实现基础总量翻一番,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二五目标。其中,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一些主要指标,近几年增量、增速均位居全国第一。总的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也处于全国前列。全省44条主要河流的达标率在8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9%,后者以每年2个以上的百分点持续增长。
“贵州近几年的实践,已经证明这条路是行得通的。”从官方得知贵州绿色GDP的成果实践,一些企业家和创客们直言眼前一亮,要来贵州投资兴业、做创客。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从顶层设计来谋划和思考,提出了转型发展的五大新兴产业,即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产业,以大健康为目标的医药产业,以有机无公害为标准的特色山地现代农业,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以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为标志的现代建筑产业,正在成为贵州新的增长点。
“运用不同的企业标准、安全标准、生态标准,来进行创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性的同步良性互动,找到这种转型之路,找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把这样的生态环境在贵州率先造就出来。”谈及贵州五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张来武称自己抱有十分乐观的心态。
企业界代表也在论坛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总工程师邹结富看来,在“创新创业”这个大形势下,挑战和机会并存,机会大于挑战。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一个新常态,成为社会的潮流,需要企业站在这个产业的高端,去解决产业领域的大事情及系统化问题。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人虎,也是一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通过大众创新期望实现梦想的创客。通过碳排放的交易,既能解决生态文明,又能获得一定商业利益,唐人虎被与会嘉宾盛赞为“把人类对生态文明未来的追求和现实融合的吃螃蟹企业家”。希望政府能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不断健全完善相关政策标准,借助社会力量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氛围,产生更多的融合创意家,唐人虎说出了众多创客的期盼。
论坛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自各界的不同声音得以汇聚、沟通和近距离交流。以创新创业引领生态文明,成了与会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的共识,也吸引了众多青年人才和创客们的浓厚兴趣。深化创新驱动与守得住绿水青山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二者和谐发展,既需要我们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也需要加强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同国外的技术进行比对,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努力挖掘和激发出创新动力,利用政策导向和扶持,为创客、科技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