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丽
7月18日,科技部贵州省政府2015年部省工作会商会议在贵阳召开。双方就“推动贵州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先行先试”、“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深化科技开放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新一轮部省会商重点任务,进行了座谈交流。
上次部省会商以来,贵州科技工作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深化改革添动力
两年来,贵州省坚持以改革增动力,狠抓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以服务促转化,狠抓科技金融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业;以市场配资源,狠抓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以开放激活力,狠抓科技平台和载体建设;以示范作带动,狠抓农业和民生科技;以保护、运用为核心,狠抓知识产权战略实施。
贵州科技改革重点在导向、效率、削权、服务四方面做文章。将原有近30个计划整合为5大计划,重点针对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技计划碎片化、科研项目取向聚焦不够、科技投入效率不高等问题,着力从市场化配置资源导向、提升科技投入效率、简政削权、以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能力四方面进行探索实践。让权力彻底在阳光下运行,努力提升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
通过改革,贵州进一步强调以企业为主体承担科技重大专项、支撑计划、成果转化等项目,使资金配置更聚焦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
2014年9月,贵州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的科技创新资源服务平台正式启用,首批19家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和70家科技型小巨人成长企业,通过后台软件系统迅速自动遴选生成。这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次创新性探索,综合体现了市场化配置资源、削减职能部门权力、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改革思路。通过该平台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利用公开公正透明的遴选方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创新政府服务机制和模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通过改革,贵州更注重财政科技投入的创新绩效,制定并出台加大后补助力度的规定,试行发放“创新券”,将更多财政科技投入用于激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策的创新行为;更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风险投资、合作基金、科技保险等形式,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
贵州省科技厅和贵阳市科技局共建的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目前已多形式集纳、直接管理和参与运作资金50多亿元,先后引导和撬动金融、保险、投行、企业及社会资金100多亿元,支持3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果转化、产业化和创新发展,年均放大政府科技投入使用效率资金近10倍;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15只基金,出资参与国家组建农业科技园区联盟基金,加上科技保险、专利权质押融资手段,全力助推科技型企业发展,迄今已直接扶持9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上月,贵州出台《支持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农科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试点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八条措施,鼓励“两院”科研人员面向园区、产业和企业需求,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入股、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等形式,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探索科研人员服务产业发展新机制、新模式。
通过改革,承载创客梦想、催生新业态的贵州众创空间快速发展。目前全省众创空间已有40多家,其中18家纳入首批省级孵化器管理支持体系;贵阳博雅众创空间、创想+梦工场、火炬青年创业互助社区、黔青梦工场等6家众创空间,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支持体系。
特色产业闪光芒
两年来,贵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发展不断提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和行业布局集聚态势明显,一批新的科技型经济增长实体培育形成。贵阳国家高新开发区、贵州航天高新产业园,集聚了全省53.6%的高新技术企业和90%的产值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
湄潭国家茶产业农业科技园区,为贵州生态与富民并举的茶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目前,全省已有7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35家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与省内外230余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建成4万亩技术核心区、16万亩示范区和100万亩辐射区,园区总产值达76.7亿元。
今年5月下旬,“2015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举行。凭借先知先觉的战略敏感,利用当地生态环境好、气候凉爽等优势抢抓机遇,全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贵州在大数据产业领域异军突起。
作为全国首批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贵州持续实施科技创新、大企业培育、大品种培育、大健康产业链延伸和中药材基地县建设“五大工程”,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中药民族药产业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截至2014年底,全省中药材人工种植和野生保护抚育面积逾500万亩,医药工业总产值逾350亿元,其中苗药产值居全国各民族药产值之首。
围绕贵州重点产业,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以中科院贵州科技创新园为核心的贵州科学城一期建设完成,已吸引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等20余家科研院所和机构计划入驻;世界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大科学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不久后贵州平塘将成为重要的国际射电天文研究聚集地和最具吸引力的天文科普旅游目的地;填补我国民族药产业发展高端研发平台空白的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正式启动建设。
截至目前,全省培育并通过审批的高新技术企业304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35家,其中11家被评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试点);201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7%。去年以来,已遴选11家创新型领军企业、171家科技小巨人及成长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去年8月,在科技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组织的ITER屏蔽包层模块采购包316L(N)ESR不锈钢锻件制造项目招标中,国家创新型企业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胜出,赢得总金额1.7亿元的大订单。这在贵州尚属首次。
2015年创新型领军企业贵州航宇科技公司,在美国GE公司LEAP航空发动机锻件项目147项产品全球招标中中标64项,使中国企业首次跻身世界一流航空锻件制造商行列,开创了我国航空高端锻件产品走出国门的先河。
2014年,贵州首个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1.1类化药新药“替芬泰”获临床批件,并正式进入临床研究;同年8月,多年培育创制的食品安全云携手京东集团打造服务全国的首个电商食品安全云平台,创造了食品安全的“贵州模式”,这朵“云”正给全国消费者带去食品安全的雨露……
现代农业“高大上”
2013年以来,贵州把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紧密结合,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力抓手。成立由省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贵州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统筹协调25个成员单位开展农村信息化“133工程”,启动覆盖“三农”的省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共享涉农信息资源,推进涉农数据交换共享和数据产品开发应用,集成多个应用服务系统,实施“三农”呼叫服务,信息资源总量已达200T以上;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和乡村旅游信息化方面开展应用示范,搭建中国农高网、淘黔宝等4个专营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启动覆盖全省88个县的农产品数字化检测实验室建设,为农特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提供高品质服务,为农特产品打造品牌、提升附加值、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在水稻、玉米、油菜、蔬菜、马铃薯、茶叶、中药材、畜牧等领域,选育成功一批新品种,研究集成并示范推广应用一批优质高产新技术,为贵州粮油果蔬安全提供了科技保障;科技特派员重大专项力促科特派制度规模化推行,为建立农村科技服务新体系进行有益实践,促进了茶叶、反季节蔬菜、中药材、畜牧养殖、特色水果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发展和壮大。
通过实施“百千万”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贵州已建成5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有1万余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全省588个乡镇,成为培育职业农民的主力和最受农民欢迎的人。今年,贵州共组织选派1199名科技特派员赴全省贫困县(市、区)开展科技服务,结合科技特派员专项计划、成果转化计划,科技特派员带项目、带成果为“三区”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流通等提供技术服务并取得了突出成效。
生态环境“富与美”
两年来,贵州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生态保护和修复、循环经济、小城镇建设等可持续发展主题,建成各具特色、主题突出、具有较强示范性的5个国家级、14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不同类型地区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有益示范。
围绕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开发利用,“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贵州;喀斯特山区水资源安全利用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石漠化治理及其生态产业培育、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及生态经济系统优化调控研究等一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和省级重大专项,已相继启动实施。
2014年,贵州在社会发展领域首个组织、承担实施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喀斯特山区水资源安全利用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正式启动。其针对喀斯特地区地表持水能力差、岩溶渗漏和工程性缺水等问题,开展喀斯特地区“三水”转换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键技术研发,建立适合于不同喀斯特类型山区的高效、低成本、低碳立体水资源综合利用集成技术模式,为贵州水利建设“三大会战”乃至西南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保障提供科技支撑。
在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与石漠化防治与衍生产业发展领域,贵州突破一批不同类型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和生态重建关键技术,取得一系列技术支撑、治理模式和建设样板,为国家石漠化防治工程提供了有力的石漠化生态修复理论支撑及技术指导。通过实施喀斯特地区生态治理、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高寒山区设施农业示范、贵州农村β地中海贫血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模式建立等社会发展科技保障工程项目,使创新成果造福民生,力促“百姓富、生态美”目标实现。
从2012年起,贵州省科技厅连续3年参与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并成功举办了主题分别为生态保护、石漠化防治和生物医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技分论坛,取得积极成果、受到广泛好评。
威宁自治县在草海镇民族村建成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扩繁基地,今年可生产2000万粒原原种,产值达700万元。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