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5日上午,笔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动大健康医药养生产业的发展方面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切实以创新驱动发展,将科技融入中药民族药产业的方方面面,助推我省医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据悉,2014年,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领域新产品产值46.13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42.59亿元,比上年增长9.7%;中药民族药产业领域专利申请受理数1158件,比上年增长142.0%,获得省优秀新产品新技术奖12项,科技活动人员10194人,占从业人员的17.4%,共发表科技论文2560篇,比上年增长43.5%。截至2014年,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领域共有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9个,省级人才基地9个;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领域共建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和机构59个,比上年新增8个。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14年,全省168家医药企业和25家中药领域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项目经费支出6.08亿元,比上年增长22.6%。
黔地无闲草,夜郎多良药。我省是全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和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全省共有中药材品种4802种,居全国第2位。孕育了品质卓越的天麻、半夏、太子参、金钗石斛、杜仲等种类繁多的中药材资源。截至2014年,全省有27个中药材品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有38个县把中药材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发展。目前,医药产业成长迅速、风生水起,全省共有上市企业11家;中药材种植面积居全国第3位;药品生产批准文号2317个,药品品种1327个,其中独家品种336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独家品种153个,苗药成为全国销售额最大的民族药。经过多方共同努力,贵州中药民族药产业形成了具有贵州特色的中药民族药产业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医药产业集聚区和增长极。
我省科技管理部门将继续加强大健康医药养生产业的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开展产品研发和创新,拓展中药民族药产业链,加快发展化学药、大力发展生物药,培育大型医药企业,打造贵州医药优势品种,继续做好中药民族药产业监测,为企业做好知识产权相关服务,推进贵州医科大学与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整合工作,为我省中药民族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作出积极贡献。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