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大数据引领 贵阳高新区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2015-07-22 高新网
34
核心提示:  除了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交易所、大数据广场等这些硬设施,贵阳高新区还有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

  除了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交易所、大数据广场等这些“硬设施”,贵阳高新区还有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平台、大数据创新创业平台、大数据人才支撑服务平台等这些“软实力”。
  贵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综保区党工委书记杨明晋表示,如今,贵阳高新区已经形成以大数据引领,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贵阳主动选择以大数据产业为突破口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目前已成功申报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获评全国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城市、被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联盟授予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建立了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首个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首个政府数据开放城市、首个“块上集聚”的大数据公共平台以及全国首个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
  “作为贵州省惟一的国家级高新区,贵阳高新区已经确立了‘依托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大数据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走出一条体现自身优势、符合自身实际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之路’的发展路径。”贵阳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昌祥表示,发展大数据产业,贵阳高新区要当急先锋、领头羊。
  近年来,遵循“云—端—网—应用—金融”大数据的发展路径,贵阳高新区多方发力,推动大数据关联产业百花齐放,进行大数据全产业链布局,以大数据引领转型升级。
  水利云由贵阳高新区企业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实施,其开发的“大区域水旱灾害预警平台”是对水利云的具体运用。“目前,该水利云已在长江水利委、珠江水利委、贵州省水利厅等部门和机构应用。”东方世纪副总工程师李涛表示。目前,东方世纪正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巩固传统市场,为公司战略转型提供支撑;另一方面,重点推动“东方祥云”项目,以实现全国9万座水库、4万座水电站的“水资源、云调度”。
  今年1月,贵阳高新区与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签署协议,在贵阳高新区共建大数据产业园。目前,戴尔、华为、英特尔、甲骨文、红帽等11家全球顶级的大数据企业组建了贵阳大数据产业技术联盟。
  贵阳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主任、科技创新创业局常务副局长周若平介绍,目前贵阳高新区已经聚集了中兴云计算基地、百度数据中心、新浪云基地、宽带资本云基地等500余家大数据及关联企业,食品安全云、教育云、环保云、社区云、媒体云、电子政务云、智能交通云、医疗云等20朵云落户贵阳高新区并投入运营。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大数据交易所、云计算中心、云制造中心等平台也纷纷投用,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贵阳高新区在全面布局大数据产业的同时,也积极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贵阳高新区已聚集企业7000余家,其中软件产业基地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总数达535家(同比增长24.1%)。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贵阳高新区已聚集了中电振华集团、朗玛信息、汇通华城、富士康等一批骨干企业。
  “目前,朗玛正围绕‘用户入口、大数据分析、医疗资源’的互联网医疗三要素布局,逐步开展以互联网医院为核心载体的互联网医疗业务。”朗玛信息公共关系部总经理李亚萍表示。据了解,朗玛信息建设和运营互联网医院将是一个开放共赢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的生态系统,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业务模式的创新与重塑,提升行业整体运行效率,改善医疗健康服务水平。
  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贵阳高新区已聚集中航工业集团、法国赛峰集团斯奈克玛、中国兵装集团高峰石油、航宇科技、成智重工、振兴铝镁、汇通华城等一批重点企业,中航飞机发动机产业基地等项目已建成投产。
  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方面,贵阳高新区企业振华新材料公司已成为国内第一、全球前三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贵阳时代沃顿公司具有国产复合反渗透膜第一品牌和第一大规模的行业领先地位和产业优势。
  在特色生物医药产业方面,贵阳高新区也聚集神奇集团、威门制药、泛特尔生物等一批骨干制药企业,全力打造国内具有竞争力的民族药生产基地和以人体干细胞和人神经生长因子等相关产品研发生产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高端要素集聚区
  “贵阳高新区以北京·贵阳创新驱动区域合作为契机,携手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致力于创新驱动,共谋区域合作,加快引进北京等地高端要素。”黄昌祥表示。
  积极搭建科技平台。目前,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贵州省首家以创业投资为主题的咖啡厅——新三线咖啡厅已建成投入使用;中科院软件研究所贵阳分部(贵阳信息技术研究院)、北化高科食品安全大数据研究院、贵州省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贵阳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机构相继落户;成功引进贵州科学院15家院属研发机构及企业。截至目前,贵阳高新区有效聚集了国家精密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20余家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院所及新型研发机构,聚集了清华控股所属清控科创孵化器、国家基础电子元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150余家创新服务机构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创新科技金融。2013年10月,贵州银行首家科技支行落户贵阳高新区,目前已累计授信科技企业8亿元。2014年1月,被称为贵州“四板”市场的贵州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挂牌成立。此外,贵阳高新区还积极推进“新三板”挂牌和企业的上市融资工作,东方世纪、南源电力、汇通华城、黔驰信息等10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交易。力源液压、振华科技、南方汇通、赤天化、久联发展、朗玛信息等分别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据了解,2014年,贵阳高新区财政科技资金投入2.5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33.7%。
  聚集科技人才。贵阳高新区积极学习借鉴中关村等国家级人才特区建设经验,建成贵州省惟一的人才特区。同时,学习借鉴浦东国际人才城经验,建成了贵阳国际人才城。此外,贵阳高新区还建立了11个院士工作站、贵阳留学人员创业园和中国海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下一步,贵阳高新区将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研发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大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同时,对已获批的“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国家级基地作系统思考与谋划,加快申建创新型特色园区,充分发挥国家级基地的辐射示范作用。”杨明晋表示。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