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呼吸之间挑战洁净空气

   2015-09-24 贵州日报
29
核心提示:        核心 提示  今年8月,贵州景峰团队带着自己的多功能个人呼吸道防护治疗系统杀进中国创新

        

核心 提示

  今年8月,贵州“景峰团队”带着自己的"多功能个人呼吸道防护治疗系统"杀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贵州赛区的决赛现场。他们全部都是贵医附院的医生,正因为自己的职业,让他们眼里容不下空气中任何有害的物质,虽然他们的创意还没有转化成产品,但他们相信自己的创新能力,并且把竞争目标指向国际一流的品牌。


人生需要对手
  廖景峰说,“人生需要对手,正如大海需要巨浪的翻滚才会雄浑是一样的道理。”
  说这句话的时候,廖景峰像平日里拿手术刀上手术台一样的自信。
  然而,他也必须要有这样的自信,因为这次他的对手有些不一般。
  2015年8月27日,团队值得高兴的一天。
  廖景峰和他的“景峰团队”成员带着他们的项目,通过了层层选拔,最终站在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贵州赛区的决赛现场。
  廖景峰最后再熟悉了一次熬夜制作出的PPT。接下来,他们要向每一个在场的人,展示他们的成果。
  “多功能个人呼吸道防护治疗系统:能够防粉尘、防PM2.5、防装修时散发出的甲醛,甚至还能防禽流感、防埃博拉病毒和抵抗中东呼吸综合征……它几乎能将你所想到的所有空气危害,都过滤在外。”
  如此强大的功能,让在场的人联想到电影里的“钢铁战甲”、防化兵佩戴的防毒面具,同时也让许多人联想到了“3M”公司。这个在美国已经有100多年历史,并且全球著名的公司。
  没错,“3M”就是“景峰团队”的对手。
  因为没有投资人,“景峰团队”研发出的装备,迟迟没有投入生产。
  “它的外壳是3D打印出来的,气泵是从车用吸尘器里拆出来的,缓冲气囊也是医院里的麻醉气囊改装……”
  准确地说,它只是几个医生“拼凑”出来的一个鼻罩。
  然而,这个“鼻罩”并不简单。
  “3M”公司生产的N95口罩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防护,不仅可以阻绝粉尘,还可以有效阻挡比PM2.5更微小的细菌和病毒。
  “但这种口罩戴着不舒服。”
  虽然作为医生,廖景峰对佩戴N95口罩早已习以为常,但每次佩戴依然是一种煎熬——感觉“闷得慌”。
  人体的肺部力量有限,对于N95这种专业防护型口罩,原则上一次的佩戴时长不得超过20分钟,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因缺氧而导致昏厥的危险。但短短的20分钟,对于医生检查、诊断、手术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要长时间使用,“3M”公司有一种医用头盔。头盔内置供气装置,利用鼓风机将空气吹入滤材,把过滤后的空气灌入佩戴者的头盔里。为保证供气量,这种头盔每分钟将吹入150升空气。
  但是,人体每分钟平均只需要7升。头盔里的气压比生活的正常气压要大,佩戴者在使用时会感觉不舒服。而且设备的价格近万元,就连医生都不一定用得起,更何况普通人了。
  廖景峰团队用“精准滴灌”的供气方式,一改“3M”公司的“大水漫灌”。他们在设备上增加了一个缓冲气囊,气泵充进滤材空气并不直接供给使用者,而是以每分钟15升的速度充进缓冲气囊中。使用者只需正常呼吸,就能从缓冲气囊中获得洁净的空气。
  这被廖景峰称为“零压呼吸”——呼吸时的气压与正常气压一样。减少了因为超量供气而需增加的减压阀和头盔的设置,他们的装置只有一个鼻罩的大小,重量比一个小学生的空书包还轻。
  由于气泵的作用,廖景峰团队的鼻罩可以使用任何一种滤材,无须考虑滤材的气阻大小。根据环境的不同,换上不同的滤材。只要是滤材能够过滤的有害成分,他的设备换上后都能一起被过滤掉。
  这样一来,他的鼻罩价格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如果是普通防PM2.5的鼻罩,价格也就100元左右。即使是加装了16层滤材,可以防护中东呼吸综合征的鼻罩,价格也不超过3000元。

责任萌生心动
  到达贵医附院的正大门时,天空下起了绵密的秋雨。没有春雨的细腻温柔,也没有夏雨的豪爽热烈,只是如此宁静地敲打着通往内科大楼的路上,那些行色匆匆的路人。
  内科大楼呼吸科支气管镜室,我们见到了廖景峰——“景峰团队”的创始人,一个51岁的呼吸科高级医生,大学副教授。
  知天命之年的廖景峰,早已经衣食无忧。只是岁月将大半辈子的痕迹印成了两鬓斑驳的白发。
  咖啡色的短袖上衣,黑色的工装长裤。说话时的口吻即笃定又干净利落。
  和大多数医生办公室一样,廖景峰的办公室里有一股很浓烈的药味儿。自1985年7月毕业留校,廖景峰在临床一线工作至今。不知不觉,在这样浓烈的药味儿中已经留下了自己近30年的青春时光。
  时间回到2010年的夏季。
  火辣辣的太阳照射着地面,汽车路过之处,干燥的空气中飞扬着尘土。
  廖景峰注意到,站在路边的几个交警在烈日烘烤下,汗水掺杂着尘土,像大花猫似的,满脸油汗。
  这时,旁边一个朋友感叹道:“这些交警真可怜。”
  那一刻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廖景峰对这样的说辞,充满了反感。作为一个普通人,廖景峰觉得这样的职业值得人敬佩;在作为一个呼吸科医生,廖景峰觉得,他应该做点什么,帮助他们阻挡灰尘。
  2010年8月,南亚“超级细菌”事件被全球媒体热炒。廖景峰回忆道:“当时英国和印度研究人员发表报告称,一些赴印度接受手术等治疗的患者感染了一种新型超级细菌,这种细菌拥有惊人的传播和变异的潜能。“
  “空中旅行和移居使这种超级细菌在不同国家和大陆之间迅速传播。其中大多数已经存在这种细菌的国家尚未被发现。一时间让所有人胆战心惊。10月份,中国大陆发现三起感染超级病菌病例。”
  这次事件,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廖景峰记忆犹新。那段时间,廖景峰内心中那个想要做点什么的想法,跳动得异常剧烈。 
  “中国媒体较早对雾霾的报道是从2012年6月份开始的,自那以后,各媒体对雾霾的报道扑面而来,感觉整个中国都变得灰蒙蒙的。”廖景峰说道。
  “雾霾事件受到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2013年年初的一天晚上,我回到家,看到中央电视台新闻里正在播报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都超过了300,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
  “后来,听说连拉萨和海南这样空气纯净的地方,都有被污染的迹象。”廖景峰再也坐不住了。
  时至今日,廖景峰还是那么清楚地记得,2013年的2月17日那天,他对呼吸科的其他几位医生,说出自己从2010年开始萌动的那个想法。
  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想法还没说完,就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也是在那一天,五人团队建立起来。
  和2010年看到交警时不一样的是,如今的廖景峰已经思考成熟,他打算研发多功能个人呼吸道防护治疗系统,首先便是着手做针对PM2.5的防护研究。

实践完善创新
  “我们都是呼吸科医生,我们因为兴趣聚集在一起。”这是廖景峰对自己团队最多的一句描述。
  然而,正是这股团队成员内心流淌着的激情和根深蒂固的兴趣,成了这个团队往后艰难长路上的助力,如暗夜中的火种被引燃,烧得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和大多数人的成功一样,他们的成功也并非轻而易举。为了不断的验证和完善防护治疗系统的防护作用。廖景峰和他的团队要做很多实验。
  廖景峰说;“团队没有自己的实验室,学生的实验室成了我们的阵地。”在这里,他们有过无数个夜晚或是白天的相聚,他们在这里做实验,在这里讨论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团队将要进行一个模拟火灾现场的实验。团队成员胡系伟和黄妮雯将实验室里的所有门窗关好,确保这个只有20平方米的空间密闭性能良好。
  团队另一成员龙启忠将事先收集来的梧桐叶堆放在地上,“梧桐叶燃烧之后的气味穿透力很强,用梧桐叶来做模拟火灾现场的实验。再合适不过了。”廖景峰解释道。
  龙启忠将梧桐叶点燃。五人之中,只有刘焱一人佩戴团队研发的“防毒面具”,剩下的人带的是市面上防护作用已经很好的口罩。
  梧桐叶燃烧的火焰渐渐被浓烟掩盖,狭小的空间渐渐变得模糊。团队成员们各自佩戴自己的”防毒面具“忍受浓烟。直至两米之内的距离都无法视人为止。
  没有佩戴团队研发的“防毒面具”的成员,一个个因为被呛得难受开始离开。12分钟后,只有刘焱留在房间里安然无恙。
  防护系统的性能实验出来了,对浓烟有很强的防护能力。可是,除了佩戴防护系统的人外,剩下的所有参与者身体都会不舒服几天,甚至10几天。
  如果你认为这样已经难以忍受,那你就错了。为了验证防护系统的防毒气性能,廖景峰打算用氨水进行模拟毒气实验。
  氨水挥发出的氨气不仅有刺激性的恶臭味,并且如若在短期内吸入过多便会造成急性中毒,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不仅如此,如若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死亡。
  然而,令廖景峰觉得欣慰和自豪的是,当他说出要模拟毒气实验的时候,团队成员都爽快地答应了,没有一个不愿意。
  廖景峰将氨水倒置密闭的实验房中,只觉一股极端冲鼻的气味迎面而来,“一时间全身所有毛孔都想进入关闭状态,这是我闻过最臭的气味。”
  此次实验只有龙启忠一人佩带团队研发的“防毒面具”,尽管其他成员戴的都是非典时期才佩戴的N95口罩,也坚持了不到两分钟就不得不撤退。
  胡系伟已经被恶臭的味道逼到墙角,而龙启忠还是依然对着氨水的源头无动于衷。
  刘焱说:“这样的经历绝对是终生难忘,试验结束之后,不仅身体不舒适,沾染在衣服上的气味,更是难以清除。”
  然而,诸如此类的辛苦,还有很多,很多。因为五个人都是在职医生,有的还身兼大学老师的职务,平日里都很忙。“找一个五个人同时有空的时间,很难。所以一旦找到,无论是什么情况都得将实验做完。”
  “还记得去年1月份的时候,我们在花溪大道上做一个模拟粉尘的实验,那天特别特别的冷……”
  “我们科室的医生都不抽烟的,用香烟做实验的时候,团队成员都感到无比的不适。”
  窗外,绵密的细雨已停,天空变得明亮起来,入秋的叶边,已经能看到稍稍的黄色。窗内,廖景峰描绘着团队的未来:“用进取的心态做事,让不确定的事,不再那么困难。”

 
 
更多>同类资讯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