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券
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
降低创业团队研发成本
10月27日,我省2016年度第3期科技创新券开始发放。自2015年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以来,我省采取普惠方式向企业发放了7期科技创新券,用于在贵州辖区范围内注册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向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服务单位购买技术创新服务或技术成果。
这一政策建立了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的项目后补助方式,大幅降低了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的研发成本,“唤醒”了沉睡的科技资源,成倍放大了公共财政科技投入的效能,使政、产、学、研等所有创新相关者都成为受益者。
●
本报记者 肖慧
●
2015年全省启动实施,重点面向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的中小微企业。以向申请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的方式,对订立技术合同并经过认定登记的科技创新活动的企业给予补助。凡在贵州省注册的企业与科技创新服务单位签订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和服务合同的,均可向省科技厅申领科技创新券,符合要求的企业每年最高申请额度为50万元。
根据科技部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统计,2016年前三季度,我省技术合同成交1502项,合同金额138.21亿元,同比增长34.46%。
技术合同交易的快速增长,首先是源于我省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识普遍增强,购买科技创新服务和科技成果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其次,我省采取普惠方式向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鼓励向科技创新服务单位购买科技创新服务或技术成果。该政策以企业创新需求为本,打破了传统的科技计划项目体制,客观上促进了技术交易的增长。其三,我省大力推进落实技术合同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卖方办理技术开发合同和转让合同认定登记手续。
技术交易增长
设计/刘斌 制图/陈豪
让技术落地生根 打工夫妻变成食用菌老板
我省科技创新券的办理程序不麻烦,凡是在贵州省注册的企业与科技创新服务单位签订技术合同(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都可申请发放科技创新券。技术合同履行完毕后,经省科技厅审核,卖方单位即可将买方企业支付的科技创新券申请兑现。
最近,贵州大学科技园内的贵州中寒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中寒公司)作为技术卖方,将买方支付的科技创新券申请兑现,获得了15万元技术服务费用。
这项技术交易活动的买方——贵州小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小草公司),在2015年底提出了技术研发的需求,在多家公司提供的方案中,他们选择了贵州中寒公司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今年3月,双方签了一份30万元交易额的技术合同。
“相比其他扶持政策,申请科技创新券简单多了,我们想要购买技术的企业和提供技术的单位签订一份技术合同,就可以申请。”贵州小草公司总经理张洪利说。
2014年,贵州小草公司开始做市场需求调查,2015启动小草商盟智能云店铺管理终端项目,这套运用在社区便利店的收银系统,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为便利店老板提供各种经营决策。
“我们自己也有技术团队,但这套收银系统涉及的技术领域太大,需要其他技术团队来分担技术研发内容。和贵州中寒公司签的这份技术合同,交易额是30万元,我们公司只需支付15万元,其余15万元由科技创新券来支付。我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市场、推广中。”
对技术买方而言,申请科技创新券很便捷。“只要这份技术合同真实有效,双方确实履行了合同,技术交易也有成效,经过省科技厅的审核后,就能发放。”张洪利说话直接,“本来我们贵州的科技企业技术力量就薄弱,有了这种政策项目补助的支持,我们可以先活下来,再谈进一步的创新发展。”
作为技术卖方,贵州中寒公司对这种有政府实施的补助政策也很满意。年轻得有点腼腆的公司总经理吴艳阳说,这是公司第一次拿到有政府支持的科技项目补助。
“我们公司的核心成员都是大学刚毕业,成立公司后,有9成以上的单子都是熟人介绍,老客户带新客户之类。”科技创新券扶持的项目,有省科技厅来把关、认定、审核,“这种项目很有保障,不像有些不靠谱的技术交易,甚至我们提供了技术服务却拿不到技术服务费用。”
这项技术交易结束了,但两家企业的合作并未停止。年轻的贵阳初创企业和同样年轻的大学生科技公司,在购买、提供技术服务的过程中,相遇、结缘。
今年以来,张洪利和吴艳阳经常见面,一直沟通技术合作内容。合乎条件的话,他们将申请下一次的科技创新券,继续展开技术合作。
两个年轻创业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除了科技创新券,希望贵州技术市场能提供更有效、更有保障的技术交易平台,让技术买方能规范地提出技术需求,寻找到合适的技术提供方,同时,技术卖方也能及时获取市场需求信息,为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这样一来,更利于技术交易双方的创新发展
11月4日中午,黔西县洪水镇新桥村村民毛顺琴在自己承包的食用菌大棚里忙个不停。前几年,她还只是在食用菌生产企业里打工,去年开始,她和丈夫两人当上了小老板,按照技术要求种植两个大棚的食用菌,当年就赚了四五万元。
这个原来是贫困村的村民,从原先的年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仅种植食用菌就一年收入几万元,这一让她惊喜的变化中,有科技创新券的功劳。
教会毛顺琴食用菌种植技术的,是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该公司进驻黔西县洪水镇新桥村,开始了研发优质食用菌之路。
食用菌种植,看似简单,但从菌棒生产、出菇甚至是大棚的温度湿度要求等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精准有效的技术,才能保证优质食用菌的顺利出产。
在2015年科技创新券政策启动实施之前,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在做技术研发并进行示范推广。公司总经理陈孟谈感叹,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科技创新券给公司以及黔西县发展食用菌产业带来两大好处:
作为技术买方,公司与省农科院合作,得到农业专家团队的支持,食用菌种植得到技术理论和方法的提升;公司还与一家网络公司合作,开发食用菌的云商平台,打通线上线下市场。
作为技术卖方,公司与全县8家专业合作社以及3家小微企业合作,派出技术主管,手把手地教给当地农户一套规范、成体系的食用菌种植技术。
陈孟谈称,去年以来,有了省科技厅的支持,不仅是公司,黔西县整合到更多的技术力量来共同推广食用菌种植。
据不完全统计,科技创新券支持黔西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项目资金有96.5万元,其中直接支持公司的项目资金有66.5万元,作为技术卖方有4个项目,达51.5万,作为技术买方有两项,达15万元。
对企业来说,这样的支持力度比较大,“通过这种模式,技术很容易落地生根,我们下一步还要进行自主技术研发,仍然可以继续申请科技创新券的支持。”陈孟谈很有信心地说。
同样对食用菌产业发展充满信心的,是通过科技创新券购买了公司技术服务的各家专业合作社成员。
11月4日下午,贵州水西谣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黔西县大关镇开了一个科技扶贫创业会。合作社负责人李昌俊对前来参会的几十个村民耐心说明,将从他们中间择优选取自主创业者。会后,好多村民围着李昌俊咨询创业的具体问题,有些村民当场报了名。
“我们想让更多村民像毛顺琴那样,自己承包大棚,给他们提供专门的技术指导,种出优质食用菌,靠技术创新致富。”李昌俊说。
在黔西县,以科技创新券来杠杆式“撬动”产业发展的,不仅在食用菌领域。黔西县科技办主任周朝钰介绍,近期,黔西县金碧镇荷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荷花食用菌种植基地、恒兴苗木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3家以现代农业为主的小微企业符合发放规定,共获得36万元创新券支持。
去年至今,黔西县已有12家小微企业获得券额共131万元的创新券资助,引导企业投入研发资金346.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