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酸汤”是黔东南州一种特色苗侗饮食产品,饮食习惯已有数百年,但市场化过程中受观念束缚、工艺固化、市场竞争无序等多重因素影响始终未能做大做强,产能仅有2000吨,“小、散、乱”问题严重,导致黔东南州外部分企业大打“凯里酸汤”噱头,而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损害了黔东南州酸汤产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黔东南州科技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让“凯里酸汤”从“一锅汤”走上地方特色经济“大产业”的道路,培育成为全州生态农业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和朝阳产业。
积极创新搭平台
平台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中往往发挥主导性作用。为此,黔东南州科技局在全省率先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平台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联盟)融合平台两大酸食领域创新平台,通过搭建政府、企业、专家之间的创新平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解决“凯里酸汤”产业“卡脖子”的核心关键共性技术,不断提升酸汤产业市场竞争水平。
如今,两个平台已成为全省酸食领域的“领航者”,吸纳了江苏“苗小坛”、贵阳“乡下妹”、遵义“贵三红”、黔南“苗姑娘”等企业纷纷加入;“凯里酸汤”产业被列入全省科技支撑脱贫攻坚十条措施的重要产业之一,同时酸汤产业被列入《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定为省科技术厅与州人民政府厅州会商协议的省级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广开渠道聚人才
城市的核心是产业、产业的核心是企业、企业的核心是人才。为做足“产业聚才”文章,黔东南州科技局坚持“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思路,通过组建“凯里酸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聚发酵、加工技术在全国排位前三的华南理工大学等18所科研院所,赵谋明教授、贵州大学邱树毅教授等34位专家为酸汤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深化产学研深度合作,开展了20余项技术攻关和技术成果转化,解决了酸汤发酵周期长、传统自然发酵到万吨级智能化生产技术等难题,破解了酸汤运输过程中油水分离技术瓶颈,组织申报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11项,依靠人才、技术有效提升“凯里酸汤”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水平。
坚定不移树品牌
酸汤传统的营销模式,缺乏整体意识,造成了整个行业长期处于低速增长、各自为政、相互压价、恶性竞争的局面。
对此,黔东南州科技局通过强化沟通协调、主导成立了黔东南州“凯里酸汤”产业发展协会,树立“双统一、一共享”的发展理念,打破区域限制,制定“凯里酸汤”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州逐步形成一盘棋,统一打造“凯里酸汤”产业品牌,促进“凯里酸汤”名牌发展壮大。
目前,其产品在省内外影响力越来越大,已成为外地游客到黔东南的首选美食,随着消费市场的日益扩散,吸引了重庆火锅产业集团、柳州螺蛳粉,以及浙江商会纷纷涌入黔东南主动寻求合作,促动亮欢寨新开店5家,老腾鱼酱酸新开店3家,苗阿哥新开店2家,有效激发了酸汤产业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