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他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南仁东等杰出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在一些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科技动力
“贵州正处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贵州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廖飞说,贵州科技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改革激发创新潜力,以开放汇聚创新资源,努力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差异化创新路子。
廖飞说,展望“十四五”,贵州科技工作将坚持差异化发展,突出特色,坚持开放式创新,集聚资源,坚持市场化导向,激发活力,实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公共大数据、煤矿智能化、喀斯特地区生态治理和资源利用等重大项目,针对农村产业革命、十大工业产业和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重点工程需求,加强重点领域技术创新,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智能建造、智能采掘等一批“智能”科技重大专项,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培育传统产业新的增长点,催生一批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科技动力。
贵州省地矿局首席科学家、省核心专家周琦表示,将结合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省两会提出的目标要求,围绕贵州省“十四五”发展战略和目标,找准切入点,加强科技攻关。同时,全力推进地质勘查与大数据融合发展,加强能源矿产资源领域的科技攻关,多出原创性地质科技成果,为贵州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资源保障,为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化提供相关科学服务和创新支撑,大力开展科技攻关,着力解决一批技术难题。
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主任连玉明说,近年来,贵州以大数据为引领实施区域科技创新战略,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数字经济已成为撬动贵州经济增长的新杠杆和引领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面向未来,深入推进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科技创新,是贵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这需要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奋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贵州力量。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秦舒浩表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行关键技术开发,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紧密结合贵州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重点致力于膜技术在污水资源化、智能酿造、特色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应用、磷石膏等工业废渣的高值化应用、高性能改性材料在汽车、建材领域的应用和可生物降解膜技术在包装、现代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彬表示,在新发展阶段要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作为一名从事水果研究与示范推广近二十年的科技人员,将紧扣科技“四个面向”要求,收集、发掘、创制优异特色果树种质资源,在满足优质、营养和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感官性状,培育不同人群不同嗜好的水果新品种;助推水果产业提质量、降成本、增效益,转化水果产业减化肥、减农药、减人力等技术体系,帮助果农生产出好吃、好看、好卖等“三好”水果,推动我省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联影(贵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核磁共振3.0T影像数据可供专家进行术前方案诊断和评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慧 摄
推动科研与自然环境、发展战略、产业重心相融合
“我们将密切关注天文大数据前沿知识和技术。”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筹)主任、贵州大学党委委员、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李少波说,“将加快建设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建成数据要素技术与规范核心研究平台、大数据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与助推器,为我国大数据战略行动提供科技支撑。同时,积极开展数据要素加工、处理、共享和流通技术与规范研究,攻克大数据‘聚、通、用’关键科学问题,在部分领域实现并跑领跑。”
“创新是灵魂,科研是本职,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贵州大学动物科学院院长陈超说,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是对奋战在贵州大地科研工作者的激励与鼓舞,也对未来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陈超说,“十四五”时期,贵州科研工作者要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智力支撑,既放宽视野,瞄准“世界一流、全国领先”科研目标,推动科学研究工作创新,助推先进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也要紧贴贵州实际,推动科研与自然环境、发展战略、产业重心相融合,解决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让科技成为贵州腾飞的“助推器”。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谢泉长期从事电子信息、大数据领域的教学与科研。他说:“贵州要在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推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要推动数字经济取得“新飞跃”,谢泉认为,首要抓好的必须是人才培养,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强化学科和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作为科研工作者,要强化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构建高水平科研平台。”
“我是一名科技特派员,特别重视运用科学技术切切实实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为政府和老百姓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地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成果。”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副教授喻阳华表示,将以南仁东等杰出科学家为榜样,深耕细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科技创新为发展赋能。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熊星表示,未来五年,学院将持续秉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以及2015年视察学院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化内涵建设,做强优势专业,着力打造以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汽车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三大专业群,打造贵州装备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聚焦服务先进装备制造业,走差异化、错位化、特色化发展之路,通过产教融合、校企联动、校校合作、育训结合以及加强专业、地方产业和学生就业的对接;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30名省知名产业导师;充分发挥贵州装备制造职教集团牵头单位作用,全面将行业产业需求转化成学校发展规划,企业行业标准转化成教育教学标准,有效融入省内、国内乃至全球产业发展体系。通过五年的发展,将学院建成“行业领先、贵州一流,特色鲜明,全国示范”的高水平高职学校。
遵义医科大学教授陈永正表示,“十四五”时期,贵州省生物催化与手性药物合成重点实验室将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结合贵州特色的微生物和酶资源,实现重大疾病药物的生物合成和绿色制造。围绕绿色的发展理念、国际科学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在生物催化和手性药物合成领域,培养和凝聚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高层次人才,打造研究工作特色鲜明的人才团队,解决生物催化领域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实现一些“卡脖子”药物合成技术的新路线和新工艺,为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科科长毕莲表示,将依托现有的中医优势资源,组建一支以中医疫病、中医急诊、重症、中医呼吸等专业的医护人员为主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通过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师带徒及相关理论学习、技能培训、桌面推演、模拟演习等多种方式打造一支能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协调联动、快速反应的高水平国家疫病防治队伍。医院还将紧抓中央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迎难而上、担当作为,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中医药防控和救治服务能力,确保中医药可以第一时间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
遵义汇川区亿易通智慧城市体验园大数据应用创新示范中心。 贵州日报 天眼新闻记者 陈慧 摄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大技术创新和工业转化力度。”贵州磷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说,磷化集团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健全研发创新体制机制,聚焦磷及其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核心技术体系和循环经济体系,助推企业产品产业转型升级,在现有资源基础上,持续补链强链拓链,不断提升资源附加值,成为全球磷化工行业的创新标杆、效益先锋,引领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更高质量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在科技创新道路上不懈奋斗的航天企业备受鼓舞。”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斌表示,要致力于在航天科技研发上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要以智能制造基础件产业集群为牵引,全力推动贵州工业基础件产业释放集群效应;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深入实施贵州“千企改造”工程,推动贵州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航天江南将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产业化发展,切实发挥好国家战略后方基地作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结构调整,推动数字化转型,全力以赴推动航天技术取得新突破。
保利新联爆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明生表示,“十四五”期间,将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生产着手,围绕国家生态理念、加强矿山生态修复产业核心竞争力,凝练核心技术优势、强化多产业链资源整合,实现科技创新突破:通过组织向保利集团内部中青集团、长大集团等科技创新发展较好企业学习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现有科技制度,结合企业和行业实际,通过激励、奖惩、试点项目等措施,加快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推广应用。同时强化现场技术服务指标标准,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新模式。通过高边坡控制爆破、扬尘控制、高次团粒喷播、无人机航测、环境监测、5G智能建设等核心技术手段的实施,形成涵盖深凹露天矿、边坡露天矿、井下矿的绿色生态治理成套体系,逐步实现矿山治理生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
“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期望,让我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去年以来,新田煤矿坚持以‘瓦斯抽采利用发展年’为主线,构建了煤与瓦斯共采、煤气氨共赢的灾害治理新模式。”贵州豫能新田煤矿通防部技术员王伟伟说,“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升华治灾理念,变被动治灾为主动抽采,坚持做好地面‘三区联动’与井下‘四区配套三超前’瓦斯治理并举,围绕‘四区配套三超前’瓦斯治理工程,深度治理、释放产能,全力以赴把煤矿各项工作做实、做强、做优,积极构建矿井创新发展大格局,为贵州省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列动车在沪昆高铁贵州段“穿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