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余庆县以示范基地为载体积极实施科普惠农

   2008-03-19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30
核心提示:  近年来,遵义市余庆县充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将科普工作的重心放在农村,大力实施“科普惠
  近年来,遵义市余庆县充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将科普工作的重心放在农村,大力实施“科普惠农工程”,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烤烟、粮食、苦丁茶、畜牧等产业不断增产增收,与此同时,具有地方特色的余庆中药产业也蓬勃发展。
  在实施“科普惠农工程”的过程中,作为重要科普阵地的“余庆县吴茱萸科普示范基地”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推广和解决劳动力就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余庆县吴茱萸科普示范基地”位于龙溪镇红军村葛麻坪,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越,2003年由余庆县科协、县科技局、余庆黔龙民族药业有限公司、龙溪镇中药材协会共同建立,权属于余庆黔龙民族药业有限公司,基地集种植、加工、购销、研制为一体,目前规模已发展到9000亩,已成为全县重要的中药材种植管理、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的辐射示范基地。
  “余庆县吴茱萸科普示范基地”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作为实施“科普惠农工程”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辐射示范作用,大力普及、推广中药材种植生产技能,培养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有力地促进了“科普惠农工程”的实施和全县中药产业的发展。在县科技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先后建起了科普展览室、科普试验示范点,夯实了科普阵地建设,增强了科普辐射能力和效果,每年前往基地参观的、学习的人不断增加,通过基地的辐射示范,共带动了全县1100多户百姓从事中药材生产。
  为提高药农的种植生产水平和经营技巧,增强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基地为前来学习的药农无偿传授种植、管理技术,并以远低于市场的成本价格向药农提供药苗,对提供的苗木实行“三包”,此外基地充分借助县内外科技资源,内联外引,与县科协、县科技局等单位联合,积极组织广大药农参与星火药业培训,特地邀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AP检查认证组专家来余授课,每年基地通过现场指导、专家授课、赠送资料等形式培训药农达1800多人次,通过“基地→示范户→药农”、“基地→营销能人→药农”、“专家→基地→药农”等服务模式,带动一大批药农走上了致富路。
  “余庆县吴茱萸科普示范基地”在实施“科普惠农”过程中,逐步培植了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意识强、群众口碑好的药材种植示范户和营销能人,他们在种植带动、促进县中药材经营流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家住余庆县构皮滩镇高坡村的营销能人韩中其2004年在基地带动下开始种植中药材,多次前往基地学技术、取经验,通过不断的努力,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种植、管理经验,并通过对县内外中药市场动态的分析了解,与基地合作开始做起了药材购销生意,2007年购销收入达到3.5万元,成为了当地有名的中药营销售能人。像韩中其这样由基地培养的示范户和营销户在全县有30多户。
   “余庆县吴茱萸科普示范基地”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后,对当地退耕农户进行培训,通过返聘方式吸收退耕农户从事基地中药种植生产管理,既充实了基地技术管理队伍,促进了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又有效解决了退耕农户的就地转业,促进了农户致富增收。目前有920多户当地的退耕还林户从事基地的生产管理。
  基地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了自身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普惠农工程”的实施。2007年获得了中国科协“以奖代补”方式奖励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资金20万元。通过不断的发展,现今基地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种植最规范的吴茱萸生产地,基地的吴茱萸还被列为省、市中药材发展重点研究品种,目前基地开展的国际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GAP)申报工作已进入倒计时,计划于2008年下半年提交国家认证验收。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