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我省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近10年来中药产业链基本形成

   2009-11-26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33
核心提示:孙国强副省长在总结大会上典型发言科技部给11个基地省授牌11月9日,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第四次工作会暨




孙国强副省长在总结大会上典型发言



科技部给11个基地省授牌

11月9日“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第四次工作会暨基地建设十年总结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孙国强副省长率我省代表团参加了此次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曹健林,吉林省副省长陈晓光、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周然、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王路、全国政协常委刘淑莹等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37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的科技厅(局)领导和基地建设产学研单位的近5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1999年以来,科技部批准了20个省(市、自治区)建设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的申请,其中11个基地通过了一期建设规划的验收。经过实施十年多的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和基地建设,我国中药产业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到中医药服务业的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总结大会上,科技部万钢部长等领导为通过一期建设规划验收的贵州、吉林、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云南、宁夏等11个基地进行了授牌,为基地建设的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颁发了奖牌和证书。我省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益佰制药、信邦制药、同济堂药业等5家单位和郝小江等12位同志荣获优秀单位、优秀个人表彰。省科技厅副厅长秦水介同志代表贵州省领取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贵州基地”匾牌。
为总结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建设十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贵州、吉林、四川、广东四个基地省领导在会上作了基地建设工作经验交流发言,孙国强副省长代表贵州省在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孙国强副省长在大会上介绍说,2001年,科技部将我省确定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省,为我省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加快推进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着力培育后续支柱产业、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举措。在科技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各方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制药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新药研究开发成效明显,中药现代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已成为我省增长快、效益好、老百姓得到实惠多的重要产业。
一是产业增速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2008年,全省以中药制药业为主的医药工业总产值达122.3亿元,是2000年的3.7倍。医药工业已成为继煤炭、电力、饮料和烟草行业之后拉动贵州工业增长的五大主力之一,并成为全省高技术产业的主导产业。同时,医药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十一五”以来中药制造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27%,医药产业已成为我省盈利能力较强的行业之一。通过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不仅给当地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有效的路子,而且有力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是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集群逐步形成。2008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中药制药企业已发展到22家,22家企业总资产和实现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占全省中药产业总量的71%和73.1%、91.6%、84.5%,逐步形成以贵州益佰、神奇、同济堂、信邦、百灵等龙头骨干企业为代表的中药现代化产业集群。同时,以贵阳为中心的“环贵阳制药产业带”基本形成,入驻7个制药企业生产基地(工业园区)的医药企业达到68户,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
三是产业水平不断提升,民族药竞争力增强。全省143家企业通过GMP认证,其中46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贵州益佰、神奇、同济堂等龙头骨干企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一批重点企业产品质量控制、生产经营效率大幅度提升。全省中药民族药制剂品种近400个,其中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民族药品种154个,91个民族药被纳入非处方药管理,仙灵骨葆胶囊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去年,民族药生产总值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40%,仙灵骨葆胶囊、抗妇炎胶囊、艾迪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咳速停糖浆、克咳胶囊、银杏天宝等7个民族药品种销售收入超过亿元;拥有神奇、益佰、同济堂、百灵鸟等7个中国驰名商标。以苗药为主的“黔药”品牌效应逐渐凸显。
四是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标准化研究取得突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由1999年的65万亩发展到2008年的188万亩,年均增长12.5%。目前种植的中药材品种达114种,种植面积上万亩的品种有太子参、黄柏、杜仲、金银花、银杏、厚朴、淫羊藿、喜树等20多个。完成何首乌、太子参、头花蓼、淫羊藿、天麻、杜仲、吴茱萸等20个中药材品种的GAP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其中何首乌、太子参、头花蓼、淫羊藿4个品种通过国家GAP认证。建立41个中药材品种的规范化、标准化种植试验示范基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面积达30万亩。
五是创新能力加强,研发成效明显。全省已建成中药研发机构36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3家、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2家。中药研发平台初具规模,形成了覆盖中药材种植、活性筛选、药效及安全性评价、临床实验及中成药生产技术、工艺和质量控制等研究的科技支撑体系。中药新技术、新工艺、新剂型研究开发取得明显成效,2000年以来累计成功开发上市新药107个,其中中药新药82个;获省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1等奖2项;有18个产品获省级优秀新产品奖。
  孙国强副省长最后指出,我们将按照国家科技部的总体要求特别是这次大会的统一部署,既着眼于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目标,又着眼于长远发展,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中药现代化体系,进一步加快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更好地发挥基地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事业的重大作用。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