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总结“十一五”以来全省中药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研究部署全省“十二五”中药产业发展推进工作。
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副省长禄智明主持会议并做了总结发言。会上,毕节地委副书记安金黎代表地委、行署向与会代表致欢迎词,省科技厅、省扶贫办、赫章县委及涉药企业代表围绕“十一五”以来中药产业发展相关情况做了交流发言,南京农业大学
王富玉副书记在讲话中传达了栗战书书记和赵克志省长对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精神,全面回顾和总结了“十一五”我省中药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刻分析了当前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机遇,并就如何立足于现有基础和条件,推动中药产业发展上水平、上台阶提出了三点意见:他强调,当前我省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发展环境更加有利,要准确把握中药产业发展新形势,将中药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坚定不移地加快中药产业发展,为落实“两加一推”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贵州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中药产业上水平、上台阶。要认真实施《贵州省“十二五”中药材生产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状况,因地制宜规划种植区域;要规范种子、种苗生产繁育,从源头上抓好中药材种植生产;要以实施GAP为重点,全面提升标准化种植水平;要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和壮大中药产业整体实力;要依靠科技创新,打造“黔药”品牌;要加强中药材交易体系建设,促进产品流通;要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组织化程度,把中药产业培育成为贵州新的经济增长点。他要求,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推动中药产业健康发展。各地要建立和完善由政府分管领导负责的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一到两次联席会议,定期研究部署中药产业发展工作;要实行领导责任制,逐级落实领导责任,务求工作取得实效。各部门要通力合作,进一步整合资源,对包括种植、饮片生产、中药生产、中药创新、知识产权、中医以及中药材旅游等各个环节进行引导和扶持;省中药办要牵头进一步加强与经信委、财政厅、农委、商务厅、卫生厅、药监局、扶贫办等部门联系,每年至少开一次联席会议,要把基地召集起来开省级会议,然后开市(州、地)会议。
禄智明副省长在讲话中指出,加快中药产业发展是我省中药产业实现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然途径,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力抓手,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他要求全省上下要充分认识加快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开拓创新,扎实推进我省中药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我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制药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新药研发成效明显。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2010年,我省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实现总产值180.61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200余万亩,太子参、半夏、金钗石斛等中药材品种种植面积、产量位居全国首位,2005至2010年,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9.5%,中药现化化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中药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种质资源保护力度不够、掠夺性采挖野现象严重,中药材种植规范化不够,企业主体品牌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中药材出口量减少等一些问题。为推进全省中药现代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栗战书书记、赵克志省长多次对中药现代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专门要求,要把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当为一件大事,要求把规划做深做细,把规模做大(有的药材要跨区域规划、跨区域发展),把流通抓好,把加工业搞上去,发挥中药材作为“三化同步”的重要环节;要依靠科技支撑,整合资金力量,全力打造中药材大产业,把贵州建成中药材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