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8日,在省科技厅孟武建副厅长和省农科院刘作易院长的带领下,省科技厅农村处和省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园艺和水稻等研究所的主要负责同志,赴京参加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贵州农业生物资源调查”(项目合同编号:2012FY110200)项目启动会。科技部、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彭以祺副司长在启动会上,高度评价了项目立项的重要意义,认为这是继“云南及周边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项目完成后,针对贵州拥有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而批准设立的又一个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开展区域性资源的普查和系统调查,是国家制定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发展战略需要的一项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启动会上,中国工程院孙九林院士和尹伟伦院士为首的项目专家咨询组成员分别对项目实施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联合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柑橘研究所和中国医药科学院、贵州省农科院、云南省农科院共同参与实施。项目共设六个课题,在贵州农业生物资源基本信息调查、农业生物资源样本采集、特有农业生物资源可利用性评价、编目和数据库构建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项目总经费1130万元,拟于2016年完成。作为项目主要参加单位和实施主体,贵州省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水稻研究所、旱粮研究所、园艺研究所、果树研究所和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等单位将全面参与项目实施。项目将在我省42个县(市)围绕粮食、园艺、经济、药用植物、食用菌等农业生物资源开展普查与系统调查,阐明少数民族特有农业生物资源的分布状况、利用价值和途径,制订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生物资源有效保护与高效利用发展战略,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和原始创新提供权威性的基础资料和材料,成果将以基础数据库、基础样本材料、技术标准、技术报告和专著的方式体现,预计搜集与保存我省苗族、侗族、布依族、仡佬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粮食作物、园艺作物、经济作物、药用植物和食用菌类等农业生物资源样本3500份,筛选在贵州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种质资源100~150份。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省农科院成立由刘作易院长为组长的协调小组,组织30余名不同领域的科技人员在中国农科院的统一部署下,全面参与野外考察与资源搜集、鉴定与评价、数据库构建等方面的工作。按照实施方案,项目将于今年8月24日在贵州开展第一次技术培训与生物资源考察。本项目的实施,是贵州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农科院省院科技战略合作的重要体现,将有力地促进我省农业生物资源鉴定、评价方面的人才培养,提升我省相关领域的创新研究水平,其研究成果将直接服务于我省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与相关产业的发展。
2012年以来,为落实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签署的科技战略合作协议,认真贯彻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6月12-14日,省科技厅孟武建副厅长、省农科院刘作易院长率领省科技厅、省农科院5个研究所负责同志,前往中国农业科学院就科技合作事宜开展了院级层面的合作对接活动,省农科院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水稻、农作物品种资源等研究所分别与中国农科院相应的研究所在水稻、油料、草业、茶叶、园艺、马铃薯、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品种资源等领域开展了实质性合作,参与中国农科院主持的相关领域科研项目13项,已累计获得科技合作经费580万元。在人才培养方面,省农科院1名科技人员在中国农科院攻读博士学位,1名科技人员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学术交流方面,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郑州果树所、蔬菜花卉研究所、植物保护所的7位知名学者已前来贵州开展了两次专题性学术交流活动,国家种质资源库的2名专家专程来黔开展了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方面的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