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全国人大常委就国家财政科技资金管理九问七部长

   2013-10-26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40
核心提示:今天上午,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内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考试。  科技部部长万钢、工信部部长苗圩、财政部部长

    今天上午,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内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考试”。

  科技部部长万钢、工信部部长苗圩、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人社部副部长何宪、国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等国家七部委负责人端坐在主席台下,他们面对的是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的常委会委员们。

  委员们就最近饱受关注的“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分配与使用”情况进行联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主持会议。

  近2个半小时,9位委员连珠炮式地向部长们抛出了9个问题。问题个个开门见山,部长们回答也诚恳客观,不绕弯子。

  一问:企业还未成为投入主体,政府在对企业少收、多留、普惠、激励方面有什么措施?

  对吴晓灵委员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楼继伟觉得“正中要害”。

  楼继伟说:“最近一些年来,全社会R&D支出大幅增加,达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我们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也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有市场和政府的边界问题。总的看,政府有缺位、有越位,越位大于缺位。”

  他介绍目前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努力。对基础性、公共性科研,增加稳定支持比例。科研院所稳定支持与课题类竞争资金的比例已从原来的2∶8变成了现在的4∶6。

  而在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方面,楼继伟介绍,目前主要有减免所得税和R&D加计扣除政策。“一般企业征收25%的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所得税。”

  为鼓励企业投入研发,目前加计扣除范围已经有了一些变化,越来越完善。楼继伟说:“开始的时候,税务部门主要是按照设备部分扣除,人力资本投入主要是工资,现在把五险一金也放进去,逐步扩大真正属于R&D投入的税前扣除项目。”此外政府还引导风险投资支持企业。另外,实行一些科研后补助政策,使得评价标准合理,让企业的研发活动和企业的技术进步以及因此提高的效益相结合。

  二问:科技投入的效益不高,成果转化率低,如何让科技更好地服务经济,解决“两张皮”的问题?

  曾在地方政府分管科技工作的辜胜阻委员对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深有感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他希望听到有关部门领导的回答。

  万钢首先作答。他说:“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攻克关键技术,对经济社会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08年《科技进步法》修订实施以来,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进步。全国技术市场的合同成交额去年达到了6437亿元,但仔细分析这个技术交易结构,发现75%以上的技术交易和转移是在企业之间转化的,高校、科研院所等国有单位的转化还存在着体制和政策的障碍。如果我们把这些障碍、限制稍微放松一点,更多的成果转化是能够迸发出来的。”

  万钢介绍说,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把修订促进成果转化法纳入今年的立法计划。此外,他提到,让科技长入经济,一个重要的措施是促进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间的人员流动。这是发达国家值得借鉴的经验,但是我国还存在制度性障碍。他希望科技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互配合,促进这方面的交流。

  “从科研成果到产业化,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这个路没有修好,科研的成果很难做到产业化。”苗圩谈了自己对成果转化的看法,“从科研成果到产业化,中间还差两块,第一块叫工程,第二块叫量产。所谓工程就是从实验室的样品到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中,除了研究成果外,还要加上工艺,专有技术,甚至专用设备,还有一些产品还要有专用的材料,我们往往在这方面重视得不够。所谓量产,就是大批量生产过程中还有一个专有技术的问题。我们要重视量产过程中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

  此外,苗圩谈到,面向中小企业创新,政府应该搭建若干公共服务平台。“因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比大企业还要差很多,但是中小企业有内生活力和动力,苦于很多专有技术、专业软件没有能力开发、掌握、维护。所以这些年我们一直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搭建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把一些他们想做而没有能力做的事情通过这个平台做起来,这在实践中也是一个很好的支持产业化的具体做法。”

  三问:经费监管不按科研规律的现象如何杜绝?

  “燃料费不超过10%,劳务费不超过8%,化验检验费不超过20%……”科研资金这样的严格规定让许为钢委员觉得烦恼,“项目预算设定了比较严格的支出科目间的资金比例,考虑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不够。”他想问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科研项目资金监管的科学性?

  楼继伟首先接过问题,做了一个解释。他说,科研经费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设备、材料、劳务、会议、国际合作交流等;间接费用指单位承担了课题而增加的一些费用,比如管理费、公共设备的使用补偿、其他消耗等,也包括绩效支出。“财政部和科技部只控制间接费用的比重。”

  楼继伟认为,下一步,要强化科研项目经费的法人负责制,而不是课题组专家负责制。探索进一步调整,使得这些控制更为合理,给法人单位更多管理方面的权限。

  万钢接过话题:“感谢许为钢委员,因为您提的问题是我们很想讲的事。”

  他介绍说,目前科技项目预算中把办公场所的水电暖、监管服务和绩效支出列入了间接费用,把设备费、材料费、燃料动力费,包括外聘人员的劳务费和退休返聘、专家咨询费都列入了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要有一定控制的,直接费用关系到科研的成功与否,所以我们明确了预算调整的程序,并且把直接费用的调整审核批准权下放到承担单位。”

  我国科研项目经费中与人员相关的支出一共有三个渠道,第一个渠道是间接费用中的绩效支出,这是由项目承担单位在对科研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和结合科研人员实际来实施的。对于绩效支出,“我们要求至少在课题组里是透明的”。万钢说。第二个渠道是劳务费,用于项目实施中临时聘用人员,包括研究生、外聘人员劳务费支出。第三个渠道是专家咨询费用,用于项目实施中临时聘请专家咨询费用。

  “我想说明的是,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是直接费用,可以根据课题的需求来编列,没有比例限制。”万钢特别强调说,在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个人收入的主要渠道是通过事业费安排的工资性收入,从科研经费中获得的绩效收入不应该成为科研人员收入的主要来源。下一步,科技部按照国务院统一的部署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

  关于资金结余的问题,万钢说,科技部和财政部正在研究之中,应当有新的激励措施。同时,还在研究建立科研诚信制度来奖优惩劣,要向社会公开。

  四问:虚假报销、挤占挪用、违规拨转等违规违纪行为如何杜绝?

  科研经费成了一些科研人员的“灰色收入”,严以新委员想问如何减少乃至切断科研经费与“灰色收入”的关系,保证科研人员将科研经费投入到完成科研项目上来。

  “我可以负责地告诉各位委员,从审计结果来看,大多数课题实施的情况是好的,违法违纪现象是极少数。但这些现象一旦发生,就会引起科技人员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万钢说。

  他介绍,从2011年起,科技部实现了对所有“973”、“863”、支撑计划结题项目开展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覆盖率达到100%。目前已经验收审计的有11765个课题,违法违纪现象是极少数。“许多科技人员认为这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它会危及我国科研事业,明确要求我们要主动曝光,向社会表明我们对违法违纪现象的零容忍。”

  “我们通过对一些违规现象深入地分析,确实发现在一些经费管理制度上的问题。我们针对预算编制服务不到位、预算执行监管不到位、预算调整太复杂、结余资金处置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对于编制预算的环节,我们加强了管理办法的培训,对课题单位的财务人员、评审人员、相关事务所进行了50多场、21000多人次的培训。我们在明确项目规定情况下,把直接经费科目调整的审批权交给法人单位。在项目申报环节,我们实现了全程信息化和视频答辩全过程录音录像,做到申报评审过程中的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落实严格的痕迹管理。”万钢说。

  对过去的经费管理工作,万钢也有一些反思:“我们现有的科技经费使用监督管理不到位,反映了科技经费管理制度与财政科技投入快速增长的新形势不适应,与科技创新发展的规律不适应,因此管理的思路和方式必须转变。也就是说,从主要由政府管理向社会共管的方向转变。下一步,科技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着力构建由管理部门、承担单位、科研人员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同时自觉地接受社会监督。”

  杜占元也介绍了高校的有关情况:“随着高校科研经费渠道的多元化、复杂化,现在高校确实存在一些科研经费使用不当,甚至个别违纪违法的现象,大家对这些现象是深恶痛绝的。2012年以来我部查处了一批案件,目前正在对2013年上半年的专项检查和巡视检查中发现的违规问题进行核查。高校科研经费与管理涉及很多共性的政策问题,我们也希望这些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

  五问:重复申报如何减少?

  姒健敏委员注意到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关于国家财政科技资金的两个报告中都提到一个关键词“重复”。“多头管理,多头申报,使资源分配分散、封闭、重复。解决这个问题,有关部门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万钢首先解释了所谓的“重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是研发和产业化的不同阶段,应该分类管理。在基础研究领域,往往要部署几支团队,从不同的路径去探索前沿、发现规律,这不是重复。在应用研究领域,实现同样的目标,有不同的技术路线。如光伏发电,有单晶的、多晶的,薄膜的、涂层的、光敏的,还有多学科交叉的,在这些技术路线上去综合部署是必要的,它也不是重复。目前社会上反映较多的‘重复 ’主要是指同一个团队在同一个时间段在不同的科技计划中,提出了一个目标相似而又处于同一研发阶段的项目申报。”

  从2010年开始,科技部在“973”、“863”和科技支撑计划的项目中查重,之后又拓展到重大专项和行业专项。“我们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查重,然后请同行专家评审。我们并不是简单地取消某一个项目,而是寻找一个最合适于研发阶段的项目给予支持。”万钢说,这个方法是有效,但成本很高。

  万钢认为,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跨部门的国家科技信息系统和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并把它公开,就能够有效地避免重复问题。国家科技信息系统的目标是实现科研项目的信息和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支撑跨计划、跨部门的查重、查新和统计分析,避免多头分散和重复,立项信息向全社会公开,有利于社会的监督。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是促进国家财政支持的科研活动形成的成果以技术报告的形式向全社会开放,既有利于科研人员共享科研成果,又促进技术交流,也有利于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利用它来进行查询,这样就避免了重复。目前科技口的相关部门都已经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系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互联互通。

  “按照国务院科改领导小组的部署,科技部从三大计划起步,用了半年多时间制定了统一的数据结构、接口标准和安全规范。目前正在研发信息系统,今年年底投入运行,明年、后年逐步拓展到重大专项和行业专项。关于科技报告制度,目前完成了基本规范,已经上网征求意见。今年10月底将公开‘十一五’期间的1000份科技报告,到12月底有3000份,明年2月底之前将有1万份左右上网公开。以后三大计划的验收报告就是按照科技报告的规范来,然后就直接纳入到科技报告体系当中去。”万钢介绍道。

  “科研人员并不希望拿同一个项目申报,有的时候多头申报是为了能立项。但是不能有这种侥幸心理。”万钢说,“这是我的态度。”

  六问:成果认定、项目验收环节如何改进,提高经费产出效率?

  “成果如果是论文的话,评价的时候只要挂上项目的号可能就能算了,于是一篇论文挂了许多项目的现象就出现了。”杨震委员关心项目验收环节出现的问题。

  万钢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三个步骤”:“第一步优化验收程序,过去一大群人跑一个地方看半天就做结论,我认为不科学,怎么办?3个专家到现场把所有的测试数据验证一遍,然后把这个数据拿回来,我们网上评审。既然有网上申报系统,就有网上评审系统。第二,强化法人单位的责任,我们要求验收成果要在学校、单位内部网上挂出来,多少项目支持的,学校就看到了,同行就看到了,同一个教研室的老师就看到了,要搞‘拼盘’就比较困难了。第三,将验收结果纳入科技报告体系,接受社会的监督。这三点能不能奏效,要做起来看,这是长期的事。如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希望给我们及时指出。”

  七问:财政科技资金中,有多少用于农业科技创新?

  来自贵州黔东南的罗亮权委员希望了解,国家科技经费在农业创新中的投入比例。

  财政部部长助理余蔚平介绍说,财政部门一直把农业科技作为一个重点支持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开展科研项目支持。通过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支持对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安全等具有重大作用的科研项目;通过自然基金,支持农业领域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项目;新设了农业行业科研专项。第二,加大稳定支持。大幅增加基本运行经费,对农业科研机构的基本支出,逐步实现定员定额管理,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标准,2013年比2006年提高了一倍多。农科院稳定支持的比例不断提高,过去稳定支持经费和竞争性经费的比例是3∶7,现在是7∶3。此外,财政科技经费还重点支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八问:政府对科普经费提高有什么打算?

  “旅游景点经常看到算命、看相的人,风水、星座也很流行。”冯长根委员觉得,我国科学普及的任务面临很大的挑战。“当一个新技术出现时,也存在着艰巨的科学普及任务,比如说转基因技术。”他想问政府科普经费投入的有关情况。

  楼继伟回答说,2006年至2012年,全国财政“科学技术普及”经费年均增速超过20%,重点支持了科技馆等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等科普活动,保障各项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中央本级之外,中央对地方还安排一部分资金,引导地方在科普方面增加投入。

  另外,在税收方面也有一些支持政策,比如对科普单位、科普活动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科技出版物实行增值税优惠,对境外单位向境内的科普单位转让科普影视作品播映权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等;另外还有一些捐赠方面的税收优惠规定。“我们将继续在支出和税收政策两个方面支持科普工作。”楼继伟说。

  九问:如何利用大数据研究来改善我们的科技管理?

  温孚江委员的问题很具体。“现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如何在国家层面利用大数据研究来改善科技管理以及整个科技运行、绩效评价。这方面科技部有没有计划?”

  万钢回答说,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大数据是一个有力的工具。我们在信息技术上投入已经很大了,大数据硬件本身我们不缺,超级计算机、容错计算机、路由器我们都有,操作系统上要下工夫,这是硬件部分。怎么样利用好这些大数据,我们要看得到市场的需求,这些需求就是我们进行科研布局的前提。

  “我认为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必须两边部署,一是部署应用,二是推广、科学普及,使整个社会能把大数据的信息用起来。”万钢说。(记者 刘莉)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