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提出了石漠化植物群落物种优化配置新概念和配置与评价方法;揭示了石漠化工程区立地因素与可供植物恢复的水养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提出石漠化立地分类方法及评价方法,建立立地分类系统,评价可供植物恢复的潜力;揭示了石漠化区中乔灌木树种、藤本植物对光、水、养胁迫规律与耐旱、光合适应机制以及适应性,提出石漠化立地类型及亚型适宜树种的选择依据与参考指标。揭示了石漠化区中植物群落物种的组合规律,提出了石漠化植物群落各阶段的适宜组成、密度、显著度、盖度等结构指标体系,构建各立地类型下适宜植物群落配置参考指标;系统、深入研究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生境特征,揭示植物的生态需水、树种生长、化感效应,研发石漠化区树种选择、整地、造林、经营抚育的植被恢复的技术。在理论上,深入揭示石漠化特征、加深对石漠化植物适应机制理解,丰富生态学的内容,在实践中,为石漠化植被恢复、生物生产力提高等技术措施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成果具新颖性,经鉴定居国内同类领先水平。
项目建立了1300hm2的试验示范区,推广应用35.6万hm2,新增固碳量45.35万吨/年,侵蚀减少量178.83万吨/年,植被涵养水源年均增量11.87mm。项目团队获得了“贵州省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发表82篇论文,核心62篇,技术规程(草案)1部,培养博士3名,硕士20名,培训了技术骨干677名。
该项目成果获2013年度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造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