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思南县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助农服务长效机制

   2016-12-30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41
核心提示:近年来,思南县立足“三农”发展,着力高起点服务园区产业、高标准服务经营主体、高效率带动贫困户发展,探

近年来,思南县立足“三农”发展,着力高起点服务园区产业、高标准服务经营主体、高效率带动贫困户发展,探索科技特派员长效服务机制,提升支农水平,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创新选用机制,确保科技特派员能稳定一是创新选录机制,扩大用人空间。出台《关于认定县级科技特派员的通知》,按照单位推荐、领导小组初审、政府常务会会审的步骤,从全县187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中,认定87名县级科技特派员。制定《科技特派员培训制度》,将162名致富能人、产业带头人、技术青年和土专家纳入科技特派员人才资源储备库,由科技发展中心组织邀请省(市)专家定期对科技特派员及后备人才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充实科技特派员队伍。二是完善平台建设机制,优化办公条件。制定《思南县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站建设方案》,在县科技发展中心设立科技特派员综合办公室,明确专人具体办公,并在市级以上农业园区建立了22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站。县财政每年预算100万专项经费,用于科技工作站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依托县政府门户网站,创建了“思南科特派办”“思南农技宝”等服务平台,实行24小时服务。三是建立经费补贴机制,提高支农待遇。制定了《思南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补贴机制》,县财政预算70万元作为科技特派员下乡补贴专项经费,由县科技发展中心牵头,按照“三对照”(每个科技特派员对照目标、每一天对照过程、每件事对照结果)和“四化”(目标任务具体化、工作细节台账化、服务效果数据化、业绩考评公开化)管理方式,落实科技特派员下乡补贴经费。今年来,平均每人下乡支农补贴7200余元。

二、建立激励机制,确保科技特派员能发展一是建立能上能下机制。制定了《思南县科技特派员职称晋升细则》,把支农成果作为科技特派员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对不作为的科技特派员实行一票否决制;对有作为的科技特派员,优先考虑职称晋升和评先评优。同时,制定了《科技特派员年终绩效目标考核办法》,将科技特派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50%,按照服务效能进行二次分配,从常规工作、科技成果转化和带动帮扶成效等方面对科技服务工作进行量化,确定科技特派员奖励性绩效工资等次。对未完成任务、到岗到位差、不服从调度管理的技术人员,由县绩效办、县人社局、县科技发展中心和在职单位实行职称降级,并削减30%绩效考核待遇。二是建立引导资助机制。出台《科技特派员引导资助实施细则》,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发展基金”,对实施一项科技成果引进或转化,完成任务后补助2万元工作经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的团队或个人,补助2万元工作经费;获得著名商标的企业补助5000元工作经费,获得驰名商标的企业补助2万元工作经费。受理发明专利资助2000元,授权资助2000元;受理实用新型专利资助1000元,授权资助1000元;受理外观设计专利资助500元,授权资助500元。截至目前,转化和引进科技成果6项;完成专利申请43件,其中发明专利24件,专利授权4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件,发放各类资助金82万元。三是建立利益链接机制。鼓励科技特派员以资金或技术入股企业、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真正实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截至目前,全县21名科技特派员与34家经营主体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其中,技术入股9人;资金入股12人),2015年,21名科技特派员盈利人均7.3万元,34家经营主体盈利5300余万元,同期增长23.5%,带动1341户贫困户脱贫。自主经营3人,实现盈利84.2万。

三、完善服务机制,确保科技特派员能干事一是实行线上线下服务。主要利用“思南科特派办”“思南农技宝”网络平台,实行24小时线上提供技术答询、远程指导和产品推介等服务,今年来,线上开展果蔬、畜牧兽医、生态茶、水产专题技术培训达8期,培训人员500余人,技术咨询1000余次。同时,利用22个科技服务站,为园区企业提供线下服务,今年来,开展线下技术指导服务485次,开展科技培训班、创业技能培训班23期,发放技术资料2000余份。二是实行定人定点服务。根据园区产业布局,依托3个省级农业园区,创建了3个技术服务联盟团队。根据科技特派员从事的专业技术,将87名科技特派员定点分配到22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站,开展科技对口服务。三是实行定量定效服务。采取量化管理方式,明确每个技术服务联盟团队每年完成科技成果转化2项以上、申请知识产权10件(其中发明专利1件)以上、申报科技型企业备案3家以上、编撰科技服务简报20期以上,举办技术培训3期以上、培训人员200人次以上。每名科技特派员对应服务一家以上经营主体,帮扶带动10户以上贫困户脱贫。截至目前,全县转化和引进“思南黄牛综合配套”“防止蔬菜遭受斜纹夜蛾危害”等6项科技成果,帮助经营主体提升产值6000余万元。知识产权申请量60件(其中发明专利达24件)。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