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凝聚科技力量 发挥科技优势 书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答卷——访自治区科技厅厅长张小雷

   2020-04-16 新疆科技厅
30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

2020年,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世界将共同见证这项伟业胜利的荣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自治区科技厅作为墨玉县18个村的定点帮扶单位,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就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实施重点科技产业扶贫项目,积极开展可持续、可复制科技扶贫新模式,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帮扶村解决贫困村整体摘帽和非贫困村贫困人口彻底脱贫取得积极进展,全面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自治区科技厅厅长张小雷。  


记者:在落实和发挥科技创新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自治区科技部门有哪些思路举措?
张小雷:自治区科技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推进脱贫攻坚作为科技战线贯彻落实总目标的具体行动,以科技-产业-就业-增收为主线,聚焦总目标,整合资源,大力实施重点科技扶贫项目,积极开展科技精准扶贫模式创新和试点推广,聚焦科技资源,加大科技创新,夺取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
南疆缺资金、缺技术、缺产业……
科技部门要把资金、技术精准地投放到贫困户。结合自治区脱贫攻坚的具体要求,科技厅2017年分别启动了“科技精准扶贫行动”和“科技特派员扶贫行动”2个专项,聚焦南疆四地州,近3年累计组织实施科技精准扶贫项目195项,拨付经费8958万元。
“科技精准扶贫行动”是新疆创新科技扶贫开发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专项行动在南疆四地州25个县市开展了试点示范,项目以村为实施主体,每个项目安排财政资金100万元。试点项目主要集中在养牛、养羊、养鸽子、瓜果种植等南疆优势产业项目。项目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70%折股量化给23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0%折股量化给村农业合作社,20%折股量化给牵头扶贫的龙头企业或种养殖大户。
截至2019年底,项目参与户户均增收5000元。有的项目还为贫困户争取到小额贴息贷款,及时扩大生产规模。使肉羊、肉鸽产业初步形成,并出现良好发展态势。做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提升“造血”能力,这是彻底脱贫的“法宝”,也是推进脱贫攻坚的长远之计。
“科技特派员扶贫行动”按照“服务团包村、特派员联户”的思路,组织动员科技特派员和“三区”人才等科研人员到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结合生产实践开展技能培训,为贫困村提供精准有效的上门服务和技术指导,提高农产品品质,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截至目前,新疆科技特派员已扩展至13个地州市(克拉玛依除外)的87个县市区,实现南疆四地州22个深度贫困县贫困村全覆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实现科技特派员在35个贫困县全覆盖,同时将持续向南疆四地州倾斜,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方式,鼓励更多农业科技特派员“下得去、留得住、能干事、有实惠”。
我们还在自治区科技援疆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中,明确提出重点支持面向贫困县实施的科技援疆项目,支持与鼓励对口援疆省市与我区35个贫困县开展科技合作,积极引导全国科技力量向贫困县集聚,促进援疆省市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而推动贫困县支柱优势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我们还结合自治区“访惠聚”工作,通过驻村工作队落实科技惠民项目、建设村级科技示范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服务等,拓展和延伸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途径。  
记者:自治区科技厅作为墨玉县18个村的定点帮扶单位,这些年在科技扶贫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张小雷:科技厅党组始终把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作为选派驻村干部的标准。至2020年3月科技厅共派“访惠聚”驻村干部342人次,其中选派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13人次。如2016年在墨玉县实施“林下养殖”示范项目就是一个典型范例。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253户农民参与,实现收入866.6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24.1万元,户均增收3.7万元。目前这些项目带动形成的扶贫产业已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成为一种可持续、可复制的科技扶贫新模式。
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以“科技服务团+农民合作社+十联户”形成产业发展联合体的科技扶贫新模式。在科技精准扶贫项目支持下,墨玉县爱心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萨依巴格乡沿河村建成5200平方米肉鸽产业扶贫基地,主营优质肉种鸽良种繁育、疫病综合防控、养殖技术研发、饲料配方研制、产品加工与销售等,通过建立“合作社+贫困户+科研院所”和“10联户+科技服务团”两种产业扶贫模式,采用一整套完善的饲养管理规程,促进贫困户增收。扶贫基地在自治区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下引进2套肉鸽自动化生产设备和3264对优质种鸽,通过开展种鸽基因性别鉴定、自动化养殖、饲料配方、肉种鸽防疫、种蛋孵化等方面技术研发,持续提升种鸽产蛋率和肉鸽成活率。目前该基地种鸽性别鉴定准确率达到100%、单对种鸽日粮成本控制在0.25元以内,产蛋高峰期日均产蛋量达到280枚。2019年实现收入71万元、净利润15万元,全村49户175名贫困人口人均分红443元。

爱心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沿河村建成5200平方米肉鸽产业扶贫基地。
二是以“龙头企业+科技服务团+十联户”组成产业利益共同体的科技扶贫新模式。墨玉县蓝海鸽业有限公司依托新疆畜牧科学院专业团队实施肉鸽规模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并于2019年9月正式投入运行。养殖基地存栏肉种鸽1万余对,年繁育生产种鸽5万对,出栏乳鸽8万只,形成了涵盖种鸽繁育、饲料研发及加工、实验室检测、技术集成配套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通过建立“公司+十联户+科技服务团”和“固定资产定期分红”两种产业扶贫模式,解决当地贫困户就业12人,临时用工人员年100余人次,带动贫困户人口1150人,年人均增收达到400元以上。2019年为5个村集体增收35万元,支持贫困村设立公益性劳动岗位,助力贫困户脱贫。目前该公司集合自治区畜牧科学领域优秀专家资源,积极打造面向南疆四地州的畜禽养殖、孵化、品种培育、疫病防治、技术培训推广的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并联合新疆农业大学食药学院开发乳鸽系列熟食制品、创立“八搏士”品牌,为产业提供全链条的技术发展服务。   

在墨玉县碧邦羊业发展有限公司多胎湖羊养殖基地,技术人员正在为湖羊注射疫苗。

三是以“生产基地+科技服务团+养殖大户”打造产业技术带动体的科技扶贫新模式。墨玉县碧邦羊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自治区科技扶贫项目支持下于2017年建立了科技人员+农户的养殖模式,并于2018年启动肉羊规模化养殖项目。公司基地现存栏湖羊基础生产母羊500只,年繁育生产后备羊1300只,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种植饲草近2000亩,初步形成了涵盖种羊繁育、饲料研发及加工、实验室检测、技术集成配套、饲草料种植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这不仅解决了农民购买种羊难的问题,也为当地肉羊产业发展做出引领示范。在这个重要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科技服务团”和“技术专家+贫困户+科技服务团”2种产业扶贫模式。基地科研团队由10人组成,其中8名博士、2名硕士。解决当地贫困户就业9人,带动贫困户145户,户均年增收达到4000元。建立了以科学饲养管理、高效繁殖、羔羊培育、优化日粮配方、TMR饲喂、标准化免疫程序等为一体的多胎羊高效配套养殖技术体系和农户适度规模高效养殖技术体系。目前湖羊年产羔率达到300%以上,养殖大户和贫困户湖羊年产羔率达到200%以上。


自治区专家在堆外萨依巴格村查看高产复播玉米墒情。

四是以“科技企业+农民合作社+养殖户”探索建立农业生产协作体的科技扶贫新模式。针对和田地区驴养殖产业中存在的种驴良种率低、养殖技术不配套、综合生产能力不高等技术“瓶颈”问题,2016年自治区科技厅采取了“公司+合作社+养殖户”的扶贫模式,在萨依巴格乡建成奶驴养殖基地。养殖奶驴350头,其中农民合作社200头,开发奶驴不同生长阶段饲料配方2个,开发驴驹代乳饲料配方2个。培训奶驴科技示范户130人次,带动农民养驴合作社1家,提供就业岗位50个。此外,还在堆外萨依巴格村开展食品加工,苏盖提波斯坦村开展无花果种植,塔木勒克村进行花卉蔬菜苗培育,阿克萨拉依乡阿亚克阿热果勒村试验养殖黄金螺和洁具加工等扶贫项目。引进推广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使科技成为扶贫攻坚的有力推进器。


阿热果勒村洁具加工车间。

    2019年,经科技厅党组研究决定成立了脱贫攻坚专班,建立了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其他班子成员分工抓的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各有关处室、单位的攻坚责任,压实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具体责任,强化各包村厅领导和驻村工作队临时党总支监督指导责任,统筹全厅人力、财力、物力保障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自治区专家在普喀村查看冬小麦高产示范田。

    据统计,近年来自治区科技厅通过科技精准扶贫专项行动、科技扶贫重点研发等科技计划投入超过2000万元,支持墨玉县特色产业发展。在墨玉县实施科技特派员扶贫行动项目10余项、支持经费600余万元,通过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大力推动扶贫产业提质增效。在墨玉县实施自治区科技援疆计划项目2项,着力解决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实施边远贫困县市科技人员专项支持计划,累计向墨玉县选派近400人、培养科技人员50余人,使科技投入收益倍增。
   

记者: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科技部门将交上一份什么样的答卷?   
张小雷:坚持“科技--产业--就业--脱贫--致富”科技精准扶贫可持续扶贫的思路。一是始终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为引领为驱动力的精准扶贫;二是持续加强扶贫产业的支持,在多胎肉羊、鸽子良繁,蔬菜、花卉种植等方面集中力量攻坚,推动科技扶贫产业提质增效;三是多方举措,定向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业,组织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四是精准施策,措施和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先脱贫再致富,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
建立两本台账。一是建立“一人一办法”精准扶贫工作台账。实化细化“六个一批”和“三个加大力度”具体措施,切实找准脱贫路径,实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无盲点和全覆盖。二是建立科技扶贫项目台账。一方面整合科技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发展符合实际情况、能产生长期效应的产业项目,使贫困群众真受益能脱贫致富。另一方面项目落实责任与科技厅各处室单位挂钩,责任到人,负责到底。


阿热果勒村足球加工培训现场。   
    打造三类“科技明白人”队伍。聚焦脱贫攻坚工作中基层干部群众的能力短板、知识弱项,开展精准“靶向”培训。着力培养三类“科技明白人”队伍,一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科技人员,二是学科技、会指挥的驻村干部、村干部和第一书记,三是用科技、能致富的广大群众。   
建设一套脱贫攻坚科技综合服务体系。一是把握扶贫产业发展中的产业选择、农民培训、技术服务、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捆绑等要素条件,找准突破口有效破解科技扶贫产业发展的难点问题。二是打造全产业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如养殖业要从畜禽良种引进繁育、饲料配方、疫病防控、出栏屠宰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构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三是培育一批农民合作社和科技示范户,建立科技服务直接到人,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广直接到户,将企业、科技人员与贫困户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将科技要素植入产业,使这套脱贫攻坚科技综合服务体系能够可持续运行,发挥最大效能。   
2020年,自治区科技厅将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紧扣自治区党委九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部署要求,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支撑引领作用,以强有力的措施、坚定打赢的信心,集中各方面力量和资源,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作出应有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