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加速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促进健康中国提质升级

   2021-08-13 光明网
43
核心提示: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只有人民的健康,才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21年的政府工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只有人民的健康,才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加速”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明确了防、控、治一体的路径,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促健康中国“提质升级”。

  把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作为一项远大工程来抓

公共卫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大命题,它涵盖了疾病预防、提高生命质量、健康促进等与公众健康有关的很多内容。公共卫生关乎每个人健康的“第一闸门”,是在人类对抗传染病、流行病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事业,不同于普通的医疗服务、临床治疗,而是重在通过预防、监测、宣教等方式促进公众健康。如在社区,常见的疫苗接种、知识普及、环卫监管、食品安全等,都是我们身边的公共卫生体系的一部分。

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始终是须臾不可放松的大事。这次新冠疫情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如财政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仍有不足、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专业人才薄弱、公卫事业建设的社会力量有待激活等等,这些涉及到人、财、物、机制等方面问题都亟待解决。当前,我们要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既要研究如何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完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等问题,也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和基层防控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执业人员培养、准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

  深化公共卫生体系改革,推动公共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2021年5月13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迈出关键一步。新机构的成立,不仅能更好地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组织并调动力量进行防控,还能顺应健康发展新趋势,积极应对人民健康发展新需求。树立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大健康理念,推动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的变革:一是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强化基层卫生防疫”,这是公共卫生体系走向纵深的必然要求;二是通过智能化的新技术,如“互联网+健康”, 实现防疫和健康知识的新“e”代,打通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单位之间的协同衔接,在疾病病理研究、流行病学监测、预防知识普及上形成“合力”;三是以法律和制度确定健康生活的范式,明确个人、政府、社会的健康防病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促健康中国“提质升级”。

  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

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十四五”期间,我国还将建设20个左右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控救治基地,构建一批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以完善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承担紧急医学救援任务,发挥局部、国内乃至国际紧急医学救援的巨大作用。同时,通过全面加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完善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标准,提升应急医疗救治储备能力,统筹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人员调集,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提升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

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坚持平战结合,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工作力量向一线下沉。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家重点公共卫生项目有:在武汉建设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以带动提升全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在四川省建设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以构建陆空立体化协同救援体系;在广州建设的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使医防结合更紧密,公共卫生防线更加牢固。进入新时代,通过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公共卫生项目,进一步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陈新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