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三亚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向多市县派驻科技人员,推广种植瓜果菜为脱贫攻坚提供科技引擎

   2018-12-20 海南日报
38
核心提示:■ 本报记者 易宗平 风起处,绿油油的瓜菜叶轻轻摇曳,田野上一片勃勃生机。12月19日,提起三亚市南繁科学

■ 本报记者 易宗平

风起处,绿油油的瓜菜叶轻轻摇曳,田野上一片勃勃生机。12月19日,提起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技术指导,五指山市番阳镇加艾三村脱贫村民徐翠景感激地说:“我学会嫁接技术后,青瓜产量更高,终于摘掉了‘穷帽子’,多亏黄镇长手把手地教我们!”

徐翠景所说的“黄镇长”名叫黄庆文,是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技术员,今年1月被派驻五指山市番阳镇担任科技副镇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黄庆文到番阳镇工作后,了解到农民种植的农产品产量不高,于是多次发动村民尤其是贫困村民学习种植、养殖技术。今年7月,他先后带着番阳镇的60名贫困村民赴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的种植基地,共举办了5期“民生第一课堂”青瓜嫁接技术培训班。“在基地、田间的现场教学,让参加培训的村民掌握了嫁接技术,使他们种植的青瓜嫁接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黄庆文自豪地说。

像黄庆文这样向贫困村民传授生产技术的南繁技术骨干,还有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小锋。

作为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那受村驻村第一书记的杨小锋,在村里举办了多期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同时还对口联系、帮扶贫困村民苏其文。

在杨小锋的鼓励和支持下,苏其文与另外4户贫困户合作建起了20亩百香果果园,已顺利脱贫。“今年前11个月,我家种植、养殖和务工赚的钱超过5万元。”苏其文笑着说,杨小锋的帮扶和技术指导,让自己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跟杨小锋一样,孔祥义也是一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技专家。

现任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南繁作物与植保研究中心主任的孔祥义,曾多次到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那受村、五指山市番阳镇加艾三村、东方市大田镇俄乐村等地开展生产技术培训。他深有感触地说:“引导村民尤其是贫困村民认真学习种植、养殖技术,再通过他们把种养技术教给其他村民,让贫困户变为脱贫户,让脱贫户成为带动户,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互助精神,农村地区脱贫的步伐就会加快。”

这种“传、帮、带”的扶贫机制正在我省一些市县发挥作用。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柯用春介绍,近3年来,该院在全省各市县成功转化南繁新品种20多个、新技术10多项。其中,每年推广种植豇豆、青瓜、西甜瓜等瓜果菜逾20万亩。他表示,要进一步推动南繁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让更多农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本报三亚12月19日电)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