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中科院院士、空天信息研究院院长吴一戎:海南,打造空天应用新高地

   2021-04-27 海南日报
44
核心提示:3月12日,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新华社发“扬帆起航,逐梦九天。”4月24日

312日,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新华社发

扬帆起航,逐梦九天。”424日,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在这个举国关注航天的日子里,中科院院士、空天信息研究院院长吴一戎专程从北京来到海南,参加海南省低轨小卫星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等活动,并在专题研讨时表示,海南发展商业航天具有独特的优势,打造空天科技创新高地大有可为。

那么,海南发展商业航天的优势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怎么解决航空航天高新技术人才引进的瓶颈问题?日前,海南日报记者专访了吴一戎。

产业规划扬长避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吴一戎看来,海南是祖国最南端的省份,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优良,同时拥有文昌航天发射场、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中国遥感卫星三亚地面站(以下简称“中科院海南研究院”),初步具备了卫星研发、火箭发射、空天信息应用的全产业链基础,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中科院海南研究院是一家专门从事空天信息领域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拥有从平台载荷、电子元器件到数据接收、处理、应用的全链条科研体系,目前已有部分成果在海南得到应用转化。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联合商务部印发文件,明确提出支持海南发展商业航天,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链落地海南。这既提振了业内外的信心,也让大家强烈感受到海南发展商业航天、打造空天科技创新高地的决心和信心。”吴一戎说。

那么,如何推动商业航天特别是低轨卫星产业的发展?吴一戎认为,首先要有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航天产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体系,涉及的专业面广泛,所以在制定产业规划时一定要扬长避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海南独特的优势,与其他航天产业基地形成互补。

重视卫星数据应用,加快全产业链落地

海南的火箭发射条件已经成熟,接下来要重视的就是卫星数据的应用。”吴一戎认为,卫星数据的应用才是发展航天产业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而卫星数据的应用,其实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例如天气预报、导航系统,还有对地面违建、河流污染的监控等,天上的“眼睛”通过遥感技术,让人们对地面上的一切了然于胸。

作为科研领域工作者,吴一戎也注意到了海南鼓励科技创新的思路。“海南‘十四五’规划提出,将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前沿、地方急需,以超常规手段打一场科技翻身仗。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令人振奋的,海南未来的发展是值得期待的。”吴一戎说。

对此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海南可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等多个领域,推广卫星大数据应用,让空天信息服务于农业、城市建设等,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形成广泛认可的经验后,向全国推广;二要出台更有针对性、更完整的引导和扶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励民间机构、社会资本进驻,以更低的价格、更先进的技术从事一系列的商业航天活动,靠政策优势聚拢商业航天产业资源,使之在海南形成航天研发、生产、应用、服务等于一体的航天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为提高产业的聚集度,他还建议,研究和推进低轨卫星全产业链条在海南的快速发展,引进培育商业航天以及卫星应用研发机构、企业,打造涵盖商业卫星设计、制造、发射、测控、接收以及数据处理应用的全产业链条,服务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促商业航天经济繁荣。

长远眼光办好教育,吸引优秀人才集聚

就目前海南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而言,高端技术型人才缺乏,成为掣肘发展的难题。对此,吴一戎认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有长远的眼光,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过程。”

吴一戎说,近年来,中科院在不断加大对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并将骨干力量往海南输送。“我们也看到,海南建设自贸港,积极引进人才,出台了很多招揽人才的政策,非常有吸引力,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海南也在积极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个方向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办好教育不仅能培养人才,而且能够吸引年轻人才集聚,为海南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他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吴一戎认为,现阶段海南自贸港建设可多措并举,一面要靠政策、环境、发展机遇吸引外地人才流入,一面也要加快本地人才的培养,并通过全产业链建设,吸引优秀人才聚集,形成“洼地效应”。

吴一戎透露,接下来,随着海南商业航天进一步放开,中科院在海南的布局会不断深入,同时进驻文昌国际航天城,与发射场和更多市场主体对接,加快海南商业航天发展,助力自贸港建设。

人物名片

吴一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院长

长期从事微波成像技术和大型遥感地面处理系统的研发工作,发明了稀疏微波成像算法等一系列微波成像新体制、新方法;

主持了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系统的研制,突破了遥感卫星地面系统中数据管理、传输、处理等方面的多项关键技术,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大力推进国家航空遥感系统的建设,系统推进了超越国际现有水平的航空对地观测系统的研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