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包头:产学研用结合促进创新发展

   2018-10-08 包头日报
41
核心提示:当“技术”遇上“产业”,就能碰撞出无数耀眼的火花。不久前,在稀土高新区中科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当“技术”遇上“产业”,就能碰撞出无数耀眼的火花。不久前,在稀土高新区中科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世界首条稀土硫化物着色剂连续化隧道窑生产示范线经过几个月的安装调试,正式点火热炉,这标志着全新着色剂产品正式进入生产阶段。这项由中科院院士张洪杰花10年时间研究成功的稀土着色剂技术,历经3年的孵化、中试,最终在“稀土之都”绽放出产业化的丰硕成果。
    引智聚才,创新创业。近年来,像中科院院士张洪杰团队这样一批高层次人才,正通过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等新型产学研用平台与草原钢城包头“结缘”,并借势“引智”背后的科技撬动力量,助推前沿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这座工业城市的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激发起新动能。
    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
    8月14日,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创新产业园区内,5万台套精密伺服电机加工示范线正抓紧安装调试中,项目将于今年12月底正式投产。这是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变成生产力的真实写照,也是产学研用平台促进创新发展的最强注解。
    成立于2015年的包头稀土研发中心本着“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理念,把打通科技成果到产品的“最后一公里”作为己任,是包头打造的众多“产学研用”平台之一。三年来,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通过高技术成果跟踪、中试示范线建设、高科技企业孵化、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等举措,促进成熟技术落地与转化、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已实施6项高技术成果跟踪,建立中试示范线6条,筹建中试示范线1条,孵化高科技企业13家,共建研发中心7个,促进成熟技术落地转化11项,稀土研发中心正逐步成为助推包头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为了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平台的优势,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近年来,包头积极引导市内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企业研发机构,推动企业与市内高校院所和市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稀土新材料和钢铁新产品2个中试基地,稀土产业、重型汽车等3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产学研示范企业25家,大大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各类新型研发机构组建以来,结合包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需求,积极与有关企业合作,进行技术攻关,开展成果中试,促成了一批项目转化落地,形成包头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产学研用”无缝对接实现多赢
    一项科研成果从科研团队到企业,再成功运用到产业市场,其实带来了产、学、研、用“四赢”的局面,同时也为人才集聚增添了新的活力。
    地处北疆,多年来,包头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并不占优势。而通过产学研用平台的牵引作用和“刚性培养本土人才,柔性引进高端人才”的聚才战略,激活了创新实用人才市场的一池春水。
    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人才资源是第一保障。而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在资源共享、聚才引智方面的优势,无疑是推动人才聚集的最强动力之一。近年来,包头先后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等国内50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建成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北大包头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包头工研院、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材料研究院等15家产学研用合作机构,成建制引进300多名专家学者来包实施合作项目200余项,联合培养本地硕博214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汇聚了强大智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