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锡林郭勒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势头良好

   2020-08-12 锡林郭勒盟科技局
33
核心提示:2015年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8年通过验收,园区采取“一区多园”发展模
   2015年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8年通过验收,园区采取“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个层级布局。园区规划总面积227.84万亩,其中核心区1万亩,规划布局“三基地一区”(规模化养殖基地5000亩、饲草仓储加工交易基地2500亩、草原生态保护利用研究基地500亩、绿色畜产品加工示范区2000亩);示范区226.84万亩,主要在锡林浩特市沃原奶牛场优质牧草种植、多伦县京北沙源治理及沙产业开发、东乌珠穆沁旗畜产品加工等科技示范园区;园区辐射锡林郭勒盟全境及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盟市和周边省份。
   两年来,园区按照“科技化支撑、市场化运作、设施化保证、品牌化经营、高效化运行”的思路,不断加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以农牧业先进技术组装集成和成果转化为支撑,集中发展优质肉羊肉牛、饲草料和奶牛养殖等主导产业,带动园区种养殖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发展。
   一是在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园区始终把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在历年工作开展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3700余万元,实施 6.5 万亩退化打草场和退化放牧场生态修复国家试点项目,积极探索通过科技手段不断修复天然草牧场的有效措施,力求为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园区内的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是我国在温带草原区建立的第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站,先后建立了退化草地恢复、天然草场合理利用等多个试验示范区。 
核心区的内蒙古大学草地生态学研究基地,建立了草原生态系统生态学、草原恢复生态学、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草原生态系统多功能和多重服务四大研究平台,是“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草地生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最重要的野外观测研究基地。
   二是在基础条件与管理体系方面。园区核心区主要沿307省道两侧及毛登牧场至朝克乌拉苏木柏油路两侧集中建设,水、电、路及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畜牧业自然资源丰富,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较高,园区产值、畜牧业科研成果显著增加,草原植被覆盖率和当地农牧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75%和2.8万元。
   两年来,核心区组织管理水平得到加强,常务副盟长为组长、盟市两级政府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园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主任的核心区管理委员会,建立多方会商机制,加强日常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园区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进一步优化园区金融服务,制定了《锡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管理制度》和土地、税收及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建立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以企业投入为主,财政投入为辅,先后在核心区投入基础建设资金9.3亿元,为园区企业担保贷款5.52亿元,协调金融机构为农牧民户均担保贷款20万元。
   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建立了新型的科技人才聘用制度以及园区内产学研合作机制,组建由中国农科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科院等十余所科研院校的62名科技人才带领的多支团队,承担了30余项国家、自治区、盟级科技项目,引进推广新技术成果20余项。
   三是在创新创业与转化服务方面。园区核心区两年来累计投入研发资金6217万元,承担各类科技项目42项。聘请相关领域11名资深专家进行科技服务,建成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畜牧业研究院、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星创天地等技术创新平台12个;选派科技特派员58名,搭建“12396农牧民热线”服务平台,组建服务团队10个;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63期,培训农牧民2.5万人次;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30余个,获得专利6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项,农牧业新技术普及率达97%以上。全面建立了以科技型企业为龙头、科技特派员为支撑、科技文化站为阵地、农牧民为基点的科技服务体系。
   核心区内锡林浩特市种畜繁育中心2019年与内蒙古大学重点实验室进行合作,开展乌珠穆沁羊高繁殖力核心群的提纯复壮研究,对高繁殖力、快速生长等重要经济性状相关功能基因进行鉴定和筛选,对53只羊进行胚胎移植扩繁实验,产羔27只。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生物工程研究院组建蒙古族传统乳制品、分子生物学、野生植物驯化栽培3个研究团队,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蒙古族传统乳制品奶豆腐、奶皮子等12个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内蒙古亿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涵盖孵化基地、电子商务协会、培训学校、特产馆平台四大板块,自主研发“优太乐购”惠农生活服务平台、“大锡盟”等平台,拥有10项自主研发的软件著作权,10个注册商标。2019年成立“京蒙科技合作现代农牧业技术转移工作锡盟工作站”,引进京东云仓开展冷链物流运输和快递下乡,取得快递运输资质。
   四是在绿色产业发展方面。园区内龙头企业不断积聚,入园企业从2017年的 52家增加到目前的60家,形成了以草原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绿色畜产品加工、饲草产业、特色高新产业四大主导产业,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平台。园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度显著提高,经过科技示范带动,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自治区级农牧业科技园区2家、市级农牧业科技园区13家、自治区级星创天地1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0家、专业合作社26家。园区特色鲜明,产业涵盖绿色畜产品加工、饲草仓储加工、生物技术、休闲农牧业、农畜产品冷链物流业、装备机械制造等多领域。 
   内蒙古中蕴马产业集团于2018年落户园区,集研、学、产、用、云平台大数据和马文化展示为一体,承担国家级、自治区级现代马产业重大课题研究工作。2018-2019年集团在马产业基础科学和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集团依托自有“螺旋透酵”技术开发出酸马奶能量饮品、酸马奶乳酸菌饮品等20 余款创新产品。
   锡林郭勒大庄园肉业有限公司建成国际标准化羊肉精深加工示范基地,积极发展“企业+协会+合作社+线上线下终端销售”的融合模式、“牛羊产业科普与现代生态食品工业旅游+体验”的经营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研发新产品、推广新服务。2019年屠宰加工58万只肉羊,单日最大屠宰量近8万只。
   五是在园区综合绩效方面。核心区经济效益明显,2018和2019年两年总产值与投入总资金的比值为 1:3.7,核心区净利润与投入资金的比值为 1:19.6。2018年园区企业共实现产值4.2亿元。随着园区发展和产业链条的延展,两年来园区企业吸纳劳动力1830人,新增农牧民转移就业2000人,带动辐射周边牧户从事饲草料、畜禽养殖、绿色畜产品加工生产。核心区农牧民增收40.6%, 示范区农牧民增收32.4% 。同时,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通过技术讲座、参观考察和网络授课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提高了农牧民素质。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农牧业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农畜产品加工等方面重点推进,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培育扶持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以增智增收为目标,推广“科特派+园区+农牧户+加工企业”和“12396+科特派+基地”服务模式,建立特色产业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科技信息与人才帮扶机制,实现科技特派员对贫困户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
   六是在园区经验问题与发展思路方面。通过两年的快速发展和运行,园区总体已稳步进入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加强盟市两级组织建设和管理,为园区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优化金融服务、加强产学研合作、注重生态保护和农牧民增收,实现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多赢局面。园区在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感到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社会化服务功能相对较弱等短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今后的园区建设方面将重点做好以下四点:一是推进园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科技创新、新技术应用和推动产学研相结合。二是优化政策措施,拓展资金来源渠道。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吸引高层次人才、科技型企业入驻园区,统筹涉农涉牧以及科技引导项目资金向园区倾斜。 三是提升核心区的辐射带动能力。统筹核心区的科技、生产经营和资源优势,加快核心区建设,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推动园区示范产业基地快速高效发展。四是巩固和提升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果。全力把园区打造成全区乃至全国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标杆和典范,提升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成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