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厅盟会商“北方寒地水稻及区域耐盐碱水稻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实施良好

   2021-06-08 兴安盟科技局
30
核心提示:为解决兴安盟及周边地区水稻产业绿色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2019年12月,兴安盟隆华农业

为解决兴安盟及周边地区水稻产业绿色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2019年12月,兴安盟隆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兴安盟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共同承担实施了厅盟会商“北方寒地水稻及区域耐盐碱水稻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项目实施时间为3年,现已实施1年半。

项目主要针对兴安盟典型稻区以及区域内待开发的盐碱地资源,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开展优良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与创新研究;二是将常规育种和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适宜兴安盟及周边地区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的寒地优质水稻新品种,并建立与之配套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水稻丰产栽培技术模式;三是利用杂交优势,选育适宜在苏打盐碱地上种植的耐盐碱杂交水稻新品种(系)并形成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四是通过稻田农情自动化监测系统开展信息化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五是通过精密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建设开展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六是建设标准化、规模化、智慧化科技示范基地,建立和完善相关标准体系。

项目实施主体紧扣研究主攻方向,通过实施北方寒地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优质水稻丰产栽培技术、耐盐碱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信息化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和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等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育种资源材料已达10000多份,参加自治区试验的材料共24份。2021年已审定品种2个,已示范推广审定新品种1个;二是通过集成水稻超稀植、不同播期、不同密度、肥料减施增效、不同灌溉制度等水稻栽培技术,初步形成优质水稻丰产栽培技术模式,并形成了相关论文;三是已获得耐盐碱育种材料达2000份左右,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试验及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等工作,连续两年在盐碱地中水稻亩产量突破千斤;四是颁布实施“兴安盟大米”原料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和“兴安盟大米”原料水稻育种技术规程;编写了《东部地区优质水稻生产技术规程》、《东部地区绿色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东部地区有机水稻生产技术标准》;五是引进并搭建了智能化的农业四情(墒情、苗情、病虫情及灾情)监测系统;六是旱作条件压力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373份杂交世代材料,通过精准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研究水与水稻产量之间的效应关系,解析不同稻作模式下水稻的最低需水量,建立与之配套的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模式,2020年不同旱作模式下水稻亩产量均到达900斤以上。

下一步,项目要持续坚持研究主攻方向力争取得以下成果。一是力争年底前实现粳稻亩增产100公斤;二是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种子优质品种6个通过自治区审批;三是争取耐盐碱水稻亩产量实现新的突破;四是建立水稻高效节水栽培技术模式1个;五是编写水稻双减增效技术模式及技术规程;六是建立盐碱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1个。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