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科技兴蒙”行动见实效 院地合作结硕果-—中科院2个A类先导科技专项落户呼伦贝尔

   2021-06-23 呼伦贝尔市科技局
32
核心提示: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科技创新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科技创新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自治区科技厅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呼伦贝尔市立足自治区“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与大院大所主体对接合作,特别是与中科院合作以来,着力围绕地方产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载体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扎实推进“科技兴蒙”各项任务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自2013年自治区新型科技研发机构呼伦贝尔生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以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开始了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现已逐步发展成为呼伦贝尔市和中科院的全面合作的局面。2017年呼伦贝尔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签订“共同推进生态草牧业科技示范工程与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备忘录”。 2018年呼伦贝尔农垦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签订了“马铃薯种薯绿色发展技术体系”科技合作协议。2020年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签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在多年扎实合作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中科院“生态草牧业”和“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两个A类先导科技专项落户呼伦贝尔。

中科院方精云、种康院士在和呼伦贝尔多年合作建设草牧业科技示范区的基础上,主持实施的“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 A类先导科技专项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该专项,计划五年内在呼伦贝尔投资3.26亿,专项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为依托,集聚60多家院内外单位科研骨干,围绕生态草牧业开展系统集成性研究。专项共设立6个项目,16个子课题,其中5个项目,9个课题涉及呼伦贝尔地区。专项紧紧围绕新时代居民营养健康和优美生态环境需求,针对草原牧区、在“以小保大、生态生产协调发展”的生态草牧业理念指导下,通过揭示生态健康条件下的草畜平衡调控机制,创新基于分子设计理念的牧草育种技术,突破环境友好的牧草种植加工及绿色转化技术等制约我国草牧业发展的科技瓶颈,打造生态草牧业全产业链技术与绿色发展模式,为我国天然草地快速恢复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并带动我国种植模式与农业政策调整,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业政策调整提供科技支撑。

2021年中科院又将“黑土粮仓”科技攻关列入战略性A类先导科技专项,专项以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为依托,集聚10多家院内外单位科研骨干在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大河湾农场 设立“大河湾示范区”,作为内蒙古地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核心区域,计划五年内在呼伦贝尔投资1.2亿左右。在计算所与呼伦贝尔市政府前期合作的基地上,大河湾示范区将依托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的规模化种植为基础,融合黑土地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多种要素,探索以“智能农机+农业模拟器”为核心的黑土地保护模式,打造现代农业的发展标杆与典范,并面向东北地区开展模式推广。

6月17日—18日为更有效的推动落实合作进展,中国科学院张涛副院长一行到呼伦贝尔市开展专项调研。张涛副院长一行先后到呼伦贝尔市“黑土粮仓”大河湾示范区、草牧业试验站、农垦集团信息中心、谢尔塔拉农牧场三河牛育种中心、谢尔塔拉农牧场天然草地改良和人工草地种植试验示范区等地详细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张院长指出,科研工作尤其是项目的实施要“用得上、见成效;成体系、能推广;强产业、可持续”。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问题为导向,补全科技创新链条中的短板,形成有效的全链条的发展模式。同时,要形成院-省-市联动机制,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助力呼伦贝尔市创新发展。

2个A类先导科技专项在呼伦贝尔的实施,将会有效的解决制约我国草牧业发展的核心科技问题及解决黑土地水流土失、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与生态功能退化等关键问题,为保障国家大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