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领先水平的煤基醋酸乙烯成套生产技术,打破了国外对高端下游产品的垄断;自主研发的荞麦大垄双行播种机、中耕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国际上第一个研究攻克蒙古文编码国际标准字符全集字体及全媒体输入输出核心技术并开发蒙古文基础软件群.....11月 1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2019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决定。共评选出2名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9名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17项自然科学奖,104项科学技术进步奖。翻看奖励名单,一项项科技成果竞相绽放,从基础研究到前沿应用,从产业瓶颈突破到民生科技改善,全面反映了我区科技创新水平和科研攻关能力,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创新的趋势和前景,也见证了广大科技工作者永攀科技高峰的奋斗风采。
完善奖励制度 激发创新动力
近年来,自治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按照“提高质量、减少数量、优化结构、规范程序”的科技奖励总体思路,全面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7年12月2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对奖励提名方式、奖项构成、奖励体系和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等重点任务做出了科学系统的安排和部署。
今年自治区科学技术奖更侧重成果转化和实际应用,注重科技进步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重点支持企业牵头完成的创新成果。从奖励名单中可以看出,与以往不同,获得科技进步奖的一、二等奖数量明显增多,分别为16项与43项。一方面是我区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涌现出大量高质量成果。另一方面,自治区为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深入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破评奖制度壁垒,让更多优秀科研项目站上最高领奖台,引领内蒙古科技创新破浪前行。
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张志宽表示,前不久国务院公布了修订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此次修订明确提出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科技奖励围绕国家战略全局、服务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推动建设科技强国的思路。下一步,自治区积极对接国家科技奖励改革的相关配套政策,学习借鉴先进省区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自治区实际,认真落实好《实施方案》的各项措施,积极稳妥推进我区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奖励对创新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示范引领作用。
人才涌动 谱写新时代科技创新华章
获得2019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的孙俊民、郭晋龙均来自企业,在各自领域获得了标志性重大成果。他们都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推动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巨大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他们勇于探索、矢志创新的精神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内蒙古大唐国际高铝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研发中心主任、国家能源高铝煤炭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孙俊民,自2004年长期扎根内蒙古,从事煤炭资源循环利用科技研发和产业化,首创了我国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和冶炼铝硅合金核心技术,开创了我国利用非铝土矿生产铝产品的循环经济产业方向,对保障我国铝资源安全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经济、环境与社会的长远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为一线技术工人,呼和浩特铁路局焊轨段高级技师郭晋龙,参加工作30多年来,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工作,在钢轨焊接生产线的多台进口设备的维修、技术改造和科技研发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研发的成果全面应用于全国铁路建设,为中国高铁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自治区积极促进科研人才发展,科研队伍不断壮大,涌现出一批在科技创新中起到核心领军作用的一线年轻科技人才。
“草原家畜”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祁智,领导内蒙古天然草原土草畜矿质营养普查和提升工程,完成9亿亩天然草原和8个盟市肉羊矿质营养普查,认证首批“健康牧场”;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赫文秀与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管道式合成”绿色新工艺和“梯度共晶包覆”技术打破了长期依赖国外进口镍氢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局面,并实现了巨大成果转化效益;呼和浩特市市政工程技术服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韩佳彤在呼市地铁、快速路、地下综合管廊等工程建设方面完成工程设计230余项,主持国内100多项重大工程项目,解决了60多项国内重要工程技术难题,其中20余项为首创,为国家节约资金500多亿元。
产业人才和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企业,而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人才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在自然科学奖获奖名单中可以看出,17个项目中以高校为牵头单位的项目就有16项,占据了绝对地位。作为人才的第一培养地、聚集地、创新地,高校也是人才战略的核心,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今年中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奖者中来自高等院校就有6名,占获得中青年科技创新奖总数的67%。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高质量成果不断涌现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根基,近年来,我区对基础研究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批聚焦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研究成果。在2019年度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奖中,共有5个项目获得一等奖。这是我区实施奖励制度以来,自然科学一等奖数量最多的一次。
“功能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可控合成及性能研究”,为实现功能配位聚合物功能导向的结构设计和可控制备提供了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材料体系,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荒漠化地区水文过程及其生态响应研究”,为我国开展寒旱区地学领域国际前沿基础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推动了荒漠化地区生态水文学发展,为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水平轴风力机尾流结构影响及涡声关系研究 ”找到旋转风轮尾迹结构影响及流动中叶尖涡调控机理,揭示涡量变化中能量损失向声能转化的流动机制,建立了适合于此类问题中涡声现象的预测和控制模型;“tPA、cAMP与Ghrelin等内源信号分子对牛羊卵母细胞与胚胎发育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成果填补了牛羊卵母细胞成熟与胚胎发育领域多项理论空白,推动了胚胎工程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属于国际领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由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共同完成的“蒙医传统外治疗法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基础临床研究”也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该研究耗时三十年,就蒙医传统外治疗法基础与临床开展系统研究,收集整理各种蒙医传统外治疗法的素材,使之理论化并进行科学分类,创立了蒙医传统外治疗法理论体系。第一次凝练出"寒热平调"、"引病外除"、"整体调节"等蒙医传统外治疗法学独特理论体系,并挖掘整理了三十二种未曾系统搜集过的蒙古族传统外治特色疗法。该研究的获奖,也打破了我区多年来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没有蒙医药领域的局面。
据统计,近三年来自然科学一等奖数量逐步递增,由2017年度3项、2018年4项,提高到2019年的5项。在2019年度获奖的17项自然科学奖中,共发表论文705篇。其中,国内核心期刊277篇, SCI收录340篇,EI收录120篇,论著19部,比2018年有显著增加。这也显示出随着我区基础研究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基础研究优秀成果稳步增长。
注重技术开发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巩固
在104项科技进步奖成果中,企业表现亮眼,共有175个企业参与研究开发。其中,项目第一完成单位是企业的有47个,占工农牧业应用开发类成果78项的60%。随着企业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也逐步增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得到极大加强。
多年来,我国醋酸乙烯行业还存在单元技术落后、产品质量波动大、能耗高等问题。为了破除难题,内蒙古蒙维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和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煤基醋酸乙烯成套生产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攻克技术难题并获得重大科技成果。
该项目不仅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水平的煤基醋酸乙烯成套生产技术,还在内蒙建成年产25万吨醋酸乙烯生产装置,并一次开车成功。物耗及能耗低、产品质量优异,打破了国外对高端下游产品的垄断,显著提高了煤基醋酸乙烯产品市场竞争力。投产两年来,新增产值195029.21万元,新增利润16551.6万元,新增税收4643.82万元。项目实施后,实现了传统产业的跨越式技术提升,对推动我国聚乙烯醇行业的健康发展,实现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直以来,由于蒙古文信息化工作在国内外均没有可借鉴或可运用的技术资源,导致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发展较为滞后。内蒙古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的“国际标准蒙古文数字出版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通过研究蒙古文编码的基础理论,国际上第一个研究攻克蒙古文编码国际标准字符全集字体及全媒体输入输出核心技术并开发蒙古文基础软件群;第一个研究攻克蒙古文数字出版、在线教育、电子商务与在线阅读技术及其软件平台,解决了蒙古文出版业多平台内容聚合、多出版形态同步生成、多终端适配、多渠道发布等分布式、全媒体数字出版关键技术难题;通过产业化开发和应用示范,创造了蒙古文信息化深层次研发和宽领域应用的新生态。
关注人口健康 公共卫生医疗成果异军突起
在获奖项目中,与人口健康有关的科技成果最多,在高等级奖项(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的二等奖以上获奖项目)中占比40.2%,领域涉及基础理论研究、临床医学研究、蒙中医药开发和药材种植加工等。
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近1亿。内蒙古地区患病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牧区患病率高于城市和农村,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孙德俊牵头完成的“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COPD易感基因及其功能研究”项目历经7年,在全区12个盟市215家医疗机构采样,建立以蒙古族为主的“内蒙古自治区呼吸疾病生物标本库” ,现存样本3万余例,10万余份。依托标本库开展蒙古族人群慢阻肺易感基因研究,发现9个基因位点与蒙古族慢阻肺患病相关,并做功能研究。建立了蒙古族人群慢阻肺患病风险评估模型并验证,对高风险患病人群早期干预,可降低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此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蒙古族慢阻肺发病机制提供新理论依据。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同聚焦数字骨科学概念的提出及应用,将人体解剖学、现代影像学、计算机三维重建、逆向工程技术和骨科学相结合进行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数字骨科学”概念,建立“数字化皮瓣”、“三维下肢机械轴线和全膝关节置换截骨模板”、“横向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最佳钉道术前规划”,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数字骨科学”为现代骨科学研究拓展了新的思维方式,多种方法为国内首创,目前已广泛应用。
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知识产权数量与质量的高低,是体现经济竞争指标与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标准。据自治区奖励中心统计,2019年度104项科技进步奖中,授权发明专利220项、实用新型专利158项,植物新品种19个,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6项,较2018年均有显著增加。知识产权数量与质量的提升,为我区科技成果转化按下了“快进键”。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提升,不仅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而且更加精准地聚焦自治区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力。在2019年度获奖的104项科技进步奖中,工农牧业应用开发类成果有78项,占科技进步奖总数的75%。78项成果中3年累计新增产值765.8亿元,新增利润176.88亿元,税收36.22亿元。创收外汇6.77亿美元,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节约资金达到39.99亿元。这些项目的研发、投产、转化和应用推广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自治区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对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稳增长、调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自2010年依托国家、自治区及赤峰市科技及推广项目,开展荞麦栽培全程机械化研究推广。“荞麦大垄双行轻简化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创新了荞麦大垄双行沟播模式及栽培技术,并进行机理研究,验证其科学性、先进性,属国内领先。自主研发了先进的荞麦大垄双行播种机、中耕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共获国家专利3项,发表论文13篇,地方标准1项,育成新品种8个。2017、2018两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主推技术”,获2017年自治区丰收奖、2016-2018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近三年累计推广面积380万亩,新增利润3.21亿元。获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神华准能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大学以内蒙古准格尔矿区煤炭共伴生资源为典型开发对象,首次提出了粉煤灰盐酸法协同提取有价元素高值化利用技术路线。针对盐酸法存在多组分难分离、材料与设备难防腐耐磨、“三废”难处理等难题,世界上首次开发出有价元素的协同分离提取、设备及材料研制、“三废”环保处理等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粉煤灰酸法协同提取铝-镓等有价元素高值化利用成套技术及装备。项目共获PCT(国际发明专利)2件,国家专利62件,其中发明专利51件。发表论文84篇,出版专著1部。该工艺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开创了粉煤灰减量化高效综合利用之先河,是获取冶金材料方面的重大技术突破。目前,该成果已推广至准格尔矿区30万吨/年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业化示范项目,转化收益1.1亿元,预测年利润1.6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