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由内蒙古蒙草矿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牵头,联合国内知名院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产学研协同攻关。项目实施周期为2020年—2023年,总经费3594万元,其中自治区投入1594万元。
据项目负责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白中科教授介绍,该项目主要围绕内蒙古草原矿区及所在流域范生态系统“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与保护”等难点问题,研究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开发矿区大数据平台,开展典型矿区现场调查、种质资源数据库建设、生态修复相关技术标准编制、矿区生态大数据建设、矿区可持续修复示范区建设等,研发解决矿区生态安全保障技术。
项目牵头实施单位内蒙古蒙草矿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贺勇介绍,蒙草集团将建设样板示范区,示范集“矿区植物种质资源、生态大数据、绿色智能修复、恢复效果监测评价与管护”为一体的内蒙古典型矿区绿色智能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体系,并进行技术检验,为自治区矿区生态修复提供本土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为了提升实施质量,项目成立了以武强院士为组长的咨询专家组,论证实施方案。专家组在听取实施方案后,根据国内外技术发展前沿和自治区实际需求,对课题设置和技术路线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武强院士认为可持续、高质量的社会发展必须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自治区设立的矿区修复科技重大专项不仅对内蒙古这一矿业大省区意义重大,而且对全国的矿山生态修复都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将成为解决矿业工程活动与生态修复治理矛盾的产学研用典型示范。
自治区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宝伟君指出,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带来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问题,自治区科技厅基于内蒙古矿区生态修复的迫切科技需求,安排该重大专项,希望通过项目的实施,能为内蒙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技术贡献,结合实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矿区修复技术、模式和标准,进行示范推广。同时,希望专家组为项目的实施把好第一关,持续关注项目的推进并给予指导。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