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团队承担的自治区重大基础研究开放课题“母婴间菌群的传递机制及关联性研究”通过专家验收。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早期研究认为婴儿出生时是无菌的,婴儿肠道菌群的建立只受周围环境中细菌的影响。该项目就是为了深入了解婴儿早期肠道微生物的起源,解析母婴间菌群传递机制。
科研团队应用三代测序和微滴式数字PCR相结合的技术,以41对母婴志愿者胎粪、母亲粪便、羊水、产道液体、母乳和母亲唾液样品为研究对象,对母婴的菌群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胎粪、羊水、产道液体和母乳以厚壁菌门与变形菌门为优势菌门,母亲粪便与唾液则以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优势菌门,表明胎粪与羊水、产道液体和母乳的菌群结构更为相似。基于OTU水平的菌群相似性分析发现,胎粪和羊水、产道液体、母乳的菌群相似程度显著高于与其它母亲源样品,表明早期婴儿的肠道菌群结构与其分娩前的生存环境(羊水)和分娩过程中暂居环境(产道)中的菌群结构密切相关,胎儿可能会在子宫中通过吞咽羊水获得最初的母亲源微生物。
科研团队通过微滴式数字PCR分析发现,乳杆菌属在自然分娩婴儿胎粪中的绝对含量显著高于剖腹产分娩的婴儿,表明不同分娩方式影响婴儿早期肠道中乳杆菌的定植,这可能与自然分娩过程中婴儿接触了母亲产道,从而发生菌群传递有关。
通过该项目揭示了婴儿胎粪微生物是由多个母体部位传播而来,其中羊水微生物群对胎粪微生物群的贡献最大。这为深入了解人体肠道微生物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