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于2018年12月启动,由内蒙古农业大学牵头,联合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技术研究院共同实施,参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该项目邀请中国工程院尹伟伦院士担任咨询专家组组长,论证实施方案,科学把脉技术路线,提升实施质量。执行期间,项目组每年召开一次年度总结暨中期检查会议,梳理成果、发现问题、总结进展,并邀请咨询专家组对项目实施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论证,为按期完成研究任务做好准备。近日,该项目组召开第二次年度总结会议,邀请了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勘查设计院刘爱军研究员等3位咨询专家论证阶段成果,提出意见建议。
据项目负责人内蒙古农业大学高永教授介绍,经过两年实施,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重点区域荒漠化过程与生态修复研究示范”取得了一系列技术成果并进行了示范。
01 形成了黄河流域风沙区煤炭资源开采 土壤演变与防控技术体系
围绕黄河流域风沙区煤炭资源开采土壤质量演变与防控,完成了煤炭资源开采下土壤质量评价、矿井水灌溉下土壤质量评价等,探明煤炭开采对土壤结构性质的影响过程,揭示其影响程度与土壤结构性质变异在时空上的耦合机理,根据变化规律初步建立了针对性防控技术体系,在煤炭资源开采前期,为强化煤矿项目政策化和过程控制,提出“大规模开发要发挥规模效益,小规模开发要确保经济效益”的预防措施;在开采过程中,为加强规划和施工管理,提出“条带开采、全部充填开采、岩离层带充填、限停开采、协调开采”的沉陷控制技术;在开采后期,加强对废弃物和采煤沉陷区的治理,为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出“采煤塌陷区土地功能恢复工程、生物和化学技术”的修复方案。
针对采煤沉陷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及土壤质量改良相关问题,明确了采煤沉陷对风沙区主要生态修复树种的水分利用变化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温模型”的采煤沉陷区植物蒸腾的热成像新监测方法,探明了生物结皮对矿区地表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机理,形成了一套采煤沉陷区植被恢复的技术体系。
02 围绕沙区生态光伏电场次生沙害问题 初步提出了一整套针对风沙区光伏电站 不同时期问题的防治技术体系
针对风沙区光伏电站建设期,提出“边缘防沙、西东防风、内设风沟”的整体防治技术;在初期,提出“芦苇秸秆沙障防风固沙技术”;在中期,提出“沙区光伏电站人工辅助天然植被恢复技术和经济草本灌木植被营建技术”,兼顾发挥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和产生经济效益;在后期,为解决降尘导致光伏发电效率降低的问题,形成“基于明确降尘形貌特性基础上的光伏板面清洁技术”。
针对荒漠草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长期高强度开采驱动下的生态受损、土壤污染、植被恢复困难等问题,重点分析了铜、汞、锌、铅、砷、铬、镉等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初步判别了矿区及周边草原植被变化情况并构建了荒漠草原金属矿矿区草地退化程度指标体系。根据植被指数变化规律,基于植物功能群生物学特性观测结果,初步提出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废弃地生态修复可采用多功能群植物搭配的方式,在保持一定的植被覆盖率同时,提高植物群落丰富度,增加物种多样性。
03 以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为例 研究了荒漠-草原过渡带地区 旅游扰动对土地退化的影响
初步将希拉穆仁草原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多种指标评价等级标准分为5个等级:弱载、亚适载、适载、亚超载、超载。通过调查旅游发展现状、构建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不同退化程度下的土壤-植被特征、提取基于遥感影像的旅游活动参数等,计算分析得出希拉穆仁草原旅游环境承载力属于亚超载的状态,并为制定希拉穆仁草原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和相关政策提出建议。
04 开展了荒漠化治理产业开发的管理机制研究
梳理了内蒙古五大沙漠和五大沙地荒漠化现状、治理技术与模式;开展了沙产业企业的有关产业组织、规模经济、技术壁垒和产业升级、基地与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实地调研;基于中国知网(CNKI)专利数据库、天眼查(APP)等多源信息,编制荒漠化治理技术供给、需求清单。建立荒漠化治理技术分类系统,并分析了不同区域荒漠化治理技术供需平衡现状、空间差异及其成因,提出不同区域荒漠化治理的目标与技术需求。已初步搭建了荒漠化防治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大数据平台,正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剖析成功案例,研究荒漠化治理科技技术成果信息的汇集与发布机制,产学研合作新模式,针对科技服务与产业化载体建设布局等问题,正在形成促进荒漠化治理技术转移转化和产业发展的建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