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科技兴蒙合作推动我区肉牛产业“牛劲”更足

   2020-12-25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38
核心提示:日前,在科技兴蒙合作推进会上,内蒙古通辽市家畜繁育指导站与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就共同
   日前,在科技兴蒙合作推进会上,内蒙古通辽市家畜繁育指导站与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就共同建设自治区肉牛种业技术创新中心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科尔沁肉牛新品种培育方面展开多项技术合作,为我区肉牛产业长足发展注入新动力。
——建立平台  培育科尔沁肉牛新品种
   我区肉牛产业主要集中于东部。近年来,随着肉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牛肉产量不断提高,出现了优质种牛缺乏、没有专门化肉牛品种、养殖规模化程度低、屠宰加工企业规模化程度小、企业与农牧民之间利益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辽市作为内蒙古肉牛优势区域和肉牛产业大市,虽然在产业地位、饲养规模、牛群质量、产品加工销售、服务体系、养殖效益等方面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在肉牛种业方面仍存在着肉牛核心育种场育种技术落后,种子母牛数量少,质量参差不齐,自主品种缺乏,种业优质产能不足,自主制种供种能力弱,优质种牛对外依存度高,供种受制于国外等问题,每年需花费大量资金从国外进口公牛、胚胎和冻精,影响了肉牛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这不仅限制了肉牛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也成为我区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因素。
   通辽市家畜繁育指导站是集生产、科研、培训、技术服务、畜牧业新技术引进推广和种畜禽管理为一体的事业单位。先后主持培育了科尔沁牛、科尔沁羊、罕山白绒山羊、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型群、中国美利奴羊(科尔沁型)等5个新品种,获得过多个科技奖项,在肉牛遗传改良、肉牛生产经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据通辽市家畜繁育指导站副站长王景山介绍,自治区肉牛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建成后,将充分发挥指导站技术优势,并依靠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在分子数量遗传学、生物信息学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在肉牛全基因组选择的新算法研究和计算机程序编制方面的绝对优势,将常规育种技术手段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结合、开展科尔沁肉牛新品种选育集成技术研究,解决种畜评定技术落后、科研手段落后等一系列育种瓶颈问题;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技术创新中心服务,成立专门化技术服务团队,让先进繁殖技术走入农牧人家,服务牧区,使普通养殖户感受科学育种的魅力,研究与推广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提高肉牛品质和扩群速度;充分发挥带动作用,推进良种繁育、胚胎移植、饲草料加工等行业发展,增加当地农民就业机会,推动畜禽结构调整;以技术含量高、品牌影响力大、产业支撑性强的肉牛全产业链为核心,重点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持续打造“科尔沁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国草原肉牛之都”。
——强强联合  为我区肉牛产业长足发展做贡献
   通辽市家畜繁育指导站与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有着深厚的科技合作基础。上世纪60年代,我国引进的第一批西门塔尔牛就落户内蒙古通辽市。1980年,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承担了中国西门塔尔牛育种规划任务,通过科学的规划,通辽市成为重要的育种基地。通辽市家畜繁育指导站作为项目合作单位,双方采用开放核心群育种技术,进行群体纯繁、扩繁、改良、选育,开展后裔测定,并在此过程中成功培育“科尔沁牛”地方品种。2001年国家畜禽品种资源审定委员会在通辽市对“中国西门塔尔牛”进行了新品种审定工作,审定通过后,“中国西门塔尔牛”2002年被农业部批准成为新品种。
   在通辽市家畜繁育指导站承担的科尔沁肉牛新品种培育项目中,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针对肉牛育种性能测定体系不完善,表型数据极度短缺的现状,应用高密度基因分型、基因育种值估测和无角基因挖掘等相关技术,建立科尔沁肉牛的基因组选择育种体系。从群体改良、种群性能测定、选种技术方面制定符合科尔沁肉牛的选育方案。为快速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肉牛新品种和加快群体遗传改良速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外,双方还积极配合开展全国肉牛生产数据收集、肉牛遗传评估,根据发布的国家肉牛选择指数(CBI)和兼用牛选择指数(TPI),结合本地区育种现状、育种目标,制定育种方案,成立肉用西门塔尔牛育种联合会、金博肉牛后裔测定联盟等组织,统一制定选育方案、体型外貌鉴定标准、良种登记和性能记录制度,逐步推进肉牛联合育种,对国内肉牛种业的发展和繁育体系的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景山表示,相信此次双方合作将对培育适合我区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科尔沁肉牛新品种,提高我区肉牛自我制种、供种能力,扭转肉用种牛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以及推动全区肉牛种业全面走向国内国际肉牛市场,提高国内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