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首座民用液氢工厂在乌海投入运营,到“蒙芯”超微功耗传感器已在多个行业应用;从“青城之光”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投入使用,到应用5G技术推进智慧矿山建设,内蒙古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广大科研工作者凝心聚力、披荆斩棘,攻克了一批重大科技难题,开发出一批新技术、新产品,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引领“科技兴蒙”行动迈出更大步伐。
优化创新环境 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2020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对全区科技创新、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作出了全面部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企业创新正在成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近日, 总投资10.9亿元的建龙集团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的氢基熔融还原法高纯铸造生铁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今年2月底实现热负荷试车。项目投产后,产值预计每年能达到20亿元,年利税2.8亿元。氢基熔融还原法高纯铸造生铁项目是乌海市工业转型标志性工程,主导产品为高纯铸造生铁和超高纯铸造生铁,产品与常规高炉铁水比,具有低磷、低硫、低硅、低碳、低有害元素的优点,主要应用于风电、核电、高铁等高端铸件领域。该项目充分利用乌海市周边地区大量的副产氢能资源,实现绿色冶金,低碳减排,在自治区起到氢能应用示范作用。
近年来,内蒙古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对2019年新认定的336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3360万元资金支持,用于企业研发补助;2019年189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17.24亿元。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目前,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内蒙古的“日子”越过越好,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努力向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型。据统计,2020年,内蒙古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系统累计注册企业1373家,全年符合入库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560家,较上年度增长93.8%。同年向科技部上报420家高新技术企业备案申请,同比增长25.4%,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1069家。
“企业是创新主体,支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建设自己的研发中心,是提升本地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自治区科技厅高新技术处处长宝伟君说。2020年,内蒙古新增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88家,总数增长到548家。这些企业研发中心涉及采矿、能源、化工、冶金、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领域。
搭好创新平台 “动力源”强起来
1月26日,自治区两会开幕,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在政府报告中指出,加强创新平台建设,聚焦稀土新材料、大规模储能、现代农牧业、节能环保等领域,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新平台载体是培养高端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支撑。
“为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建设,自治区科技厅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建立高新区动态管理机制。”宝伟君介绍,目前,自治区有呼和浩特金山国家高新区、包头稀土国家高新区和鄂尔多斯国家高新区3家国家级高新区,9家自治区级高新区。2020年,自治区实施国家级高新区“提质进位”和自治区级高新区“促优培育”行动,对呼包鄂三个国家级高新区分别支持5000万元,推动3个国家级高新区在理顺管理体制、落实创新政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积极改进提高,着力提升在全国的位次。同时,通过“科技兴蒙”行动的重点专项资金对通辽市高新区、赤峰市高新区、阿拉善高新区分别给予2000万元资金支持,支持自治区级高新区以升促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2020年,自治区科技厅重点支持“三区两中心”建设,推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以三个国家高新区为核心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推动创建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着力建设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稀土技术创新中心,未来将形成以“三区两中心”为支撑的创新平台体系。
截至目前,我区共有重点实验室151家,其中企业重点实验室占总数的28%;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家,以企业为依托单位的占总数近50%;全区建设的44家新型研发机构中,企业主导建设的就占85%以上;全区有384家企业建设了技术研发中心,这些科技创新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创新动力。
集聚创新要素 形成强劲的“科技磁场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20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定不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自治区科技厅深入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以“科技兴蒙”行动为统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大规模储能、石墨烯、稀土、氢能、碳捕集封存等五大领域,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前沿技术攻关。
去年年底,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MW级先进飞轮储能关键技术研究”在北京市启动。该项目由中核集团下属的中海油新能源二连浩特风电有限公司牵头承担,联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中核汇能有限公司、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共同实施。项目总投入3996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拨经费1974万元,自筹2022万元。项目研究是利用先进飞轮储能系统所具有的高频次、快响应和长寿命等优势,解决电网高频次频率波动问题。飞轮储能包含了磁悬浮支撑技术、高速高效电机驱动控制技术、高性能材料真空技术、转子动力学设计等,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综合高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0年,自治区在高端稀土轴承钢制备技术工艺研发、石墨烯功能化涂层材料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二氧化碳矿化技术、兆瓦级先进飞轮储能关键技术研究等10个方面,重点支持12个科技重大专项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经费1.6亿元,带动企业投入4.18亿元。
高新技术已成为推动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科技兴蒙”行动深入实施的关键之年,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的一年,自治区将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以“科技兴蒙”行动为统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企业为主体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加快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国家级高新区“提质进位”和自治区级高新区“促优培育”行动,不断聚集高端创新资源,推动建设一批创新驱动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自治区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提供战略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