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争当创新先锋 青年建功新时代

   2021-07-29 厦门市科技局
73
核心提示:  引领凝聚青年跟党走。近年来,厦门市科技局系统各单位强化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创新驱动发展

  引领凝聚青年跟党走。近年来,厦门市科技局系统各单位强化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生力军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切实发挥科技创新的“助推器”和“催化剂”作用,团结带领科技系统广大青年踊跃投身特区率先全方位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的伟大实践中。

  省水产研究所现代渔业科技青年创新团队获第十八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系统各单位青年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广袤海洋为产业发展送技术送服务;建立“青年活动中心”、举办“渔·说”讲坛……近年来,我市科技系统的团干团员在创新创业中挥洒青春与热情,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加快成长为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为科技创新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何建章(右一)在宁夏固原市泾源县与团队考察当地植物资源。

  助力“造血”脱贫 提高当地农作物附加值

  身为科技特派员的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何建章在2018年赴宁夏开展科技扶贫期间,深挖当地植物资源,为黑果花楸产业开出科技良方,助推当地农林产业升级换代,为脱贫致富“造血”。

  农林业是泾源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何建章一来就发现,当地农林产品的加工、销售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何建章深入泾源县的田间地头、林区牧场,一边帮助老乡育种培苗、科普种植技术,一边寻找当地适合深度开发的植物种类。

  经过多次调研,当地大量种植的黑果花楸进入何建章的视线。“当地人把它当成鲜果卖,或者是晒成干果,利润不高。如果遇上霜冻等自然灾害,几乎颗粒无收。”何建章说,作为一名科技扶贫工作者,他希望通过科技力量提高黑果花楸附加值。

  黑果花楸内含有的花青素比蓝莓高出十多倍,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经过何建章的引导帮助,当地政府引资建厂,开发出多种相关商品。何建章将它们命名为“不老蓝莓”系列产品,目前已陆续在周边省市上市销售,带动农民增收。

  “我们把它做成果酒,还有果饮,整个包装保存周期会比较长,销售也比较容易。下一步我们还将提取它的有效成分,制成面膜、肥皂、保健品等,将来每亩产值有望翻番甚至更多。”何建章说,每次跟农民聊天,农民说,还是你们的点子多、思路多。

  泾源县是宁夏平均海拔最高的县,受高原反应影响,援宁期间何建章常常睡不着觉,当地的饮食也让他很不适应。但提起自己当初主动申请前往宁夏,何建章却坚定而又骄傲。“在宁夏扶贫的感受是,西部真的很需要我们过去帮他们做一点事情。”何建章说,如果只是每年援助资金,作用不大,只有教给他们技术和方法,帮助他们提升“造血”能力,才是真正地帮助他们脱贫。

  何建章结束援宁工作回到厦门后,对泾源县的援助工作却远未结束。一回到单位,他就投入到对泾源县多种农特产品的深加工开发研究中。他说,我们是脱岗不脱责的,当地的农民腰包没有鼓起来,我们做的事情就没有结束。接下来两三年,何建章每年都会过去,持续帮助当地农民解决问题,开发新产品,改进技术,让当地产品能够更好地走向市场。

  

  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副主任、厦门市引种检疫与植物源产物重点实验室主任明艳林(左)为植物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服务乡村振兴 创新模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副主任、厦门市引种检疫与植物源产物重点实验室主任明艳林,带领着由众多青年科研工作者组成的药用植物团队,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用行动实践“把科学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明艳林曾在比利时留学、在美国当访问学者,学成回国后带领团队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基层工作中。在大量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明艳林发现,各类农业培训大多是短期的、零散式的,难以培养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于是,他借鉴国外留学期间了解到的乡村发展经验,率先提出“职业农民导师制”模式培训乡村振兴骨干人才,这是借鉴高校导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培养农业“研究生”,目的在于长期持续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职业农民转变。他说,这种尝试在厦门尚属首次。

  目前,“职业农民导师制”培养模式已经在厦门市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等得到实践。在“导师”与“研究生”对接下,明艳林团队与鑫美园合作,成立“厦门同安鑫美园山药科技小院”,通过科技小院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同时,重点将山药打造成同安五显镇三秀山村的“一村一品”。在明艳林团队的支持下,鑫美园有效嫁接科研项目,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吸引不少人慕名而来。

  明艳林曾在翔安区发改局挂职锻炼,正是这一经历让他意识到,要将科学技术和地方经济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019年挂职结束后,他带领他的药用植物创新团队先后对我市药用植物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发现厦门农业企业急需科技人才和现代科学技术。由此,明艳林药用植物团队作为厦门市科技特派员团队,进驻厦门塔斯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厦门市鑫美园果蔬合作社、福建武夷山荣基中草药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为企业提供从优良药用植物品种引进、高效栽培种植到产品开发等系列技术支持,并和企业合作在厦门和武夷山建立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

  除此之外,明艳林团队还与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学界同行一起成立“助农致富堂”乡村振兴公益组织,先后义务到厦门同安、南平武夷山与光泽、三明明溪等地开班授课,用科学知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目前明艳林带领的药用植物团队中,多名团队成员当选为福建省科技特派员,“明艳林药用植物团队”现已成为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

  

  市青联委员、省水产研究所团总支书记杨求华(右)在给海参“看病”。

  攻克技术难题 “看病开方”实现北参南养

  喜凉的海参对海水温度十分挑剔,适宜的生长温度一般为20℃左右,如果温度过高,它们就会停止生长。近些年,通过福建省水产研究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省选育出了耐高温的海参,逐步实现了北参南养,产量和品质都有所提升。

  海参是我国单一产值最高的海水养殖品种。早些时候,海参养殖多分布于山东、辽宁等地,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海参科研团队长期从事海参在南方育苗、养殖、度夏及耐高温品种选育等关键技术研究,如今福建省一跃成为全国第三大海参养殖省份。目前,该团队有科研骨干10人,已经在宁德、漳州等地开展“北参南养”关键技术研究工作长达14年。

  北参南养不只是水温这么简单。“我们通过病原检测等方式,针对海参南移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给海参‘看病开药方’。比如,开发出肠道益生菌加入饵料中,提高海参的免疫力。”厦门市青联委员、省水产研究所团总支书记杨求华是该课题组的骨干成员,他说,他们从海参南移后的度夏方法、养殖模式、耐高温品系选育、病害防控等方面着手,开展海参南方养殖模式和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实现了海参南方全人工育苗生产。

  科技助力的效果十分显著。据介绍,省水产所海参科研团队近年来培育海参苗种1.2亿头以上,早繁孵化率85%,育苗成活率66.7%,并确立了海参耐高温和抗病品系选育方法,选育品系在增长率和成活率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培育出海参新品系“福参1号”;率先解决了海参南方度夏的关键技术问题,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海参南方养殖的模式,这个科研成果荣获2012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自2003年开始实施“北参南养”,福建省的海参苗种培育及养成呈现迅猛发展势头,2020年成品参养殖产量近3万吨,产值近50亿元,以全国0.68%的海参养殖面积产出了占全国15.98%的养殖产量,成为继山东、辽宁之后全国第三大海参养殖省份。

  

  省水产所现代渔业科技青年创新团队对养殖网箱的升级改造进行技术攻关。

  发展绿色养殖 研发经济型渔业设施装备

  福建的海上养殖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大黄鱼产量占全国九成以上,鲍鱼产量占全国八成以上,牡蛎、海带等产量也位居全国第一。然而,受到养殖装备限制及台风破坏等因素影响,海上养殖基本只能限制在海湾内5000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内。

  在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现代渔业科技青年创新团队中,来自海洋装备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郑国富团队对养殖网箱的升级改造进行技术攻关,开发出“钢骨架升降式湾外底层海域抗风浪养殖网箱系统”,将养殖水域延伸至海湾外。

  “原来的网箱以木头和泡沫为主,容易损坏,还会造成污染,现在更多是用聚乙烯塑料等。”郑国富介绍,目前团队研发出符合福建水域特征的网箱,正在全省推广,不仅能提高养殖生产安全,还能减轻污染。

  开发研究过程中,他们常常要到海上检测环境,观测不同的浪和海流,测试网箱等装备的受力情况和运动变形。“台风来的时候,别人都在往回撤离,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这可是难得的机会,我们得抓紧时机到海边做测试。”郑国富说,很多团队伙伴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海上实验,晕船、呕吐、皮肤被晒得脱皮等情况时有发生。甚至遇到过船只碰上礁石,跳到海里割断绳索逃生,身体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凭着对科研的一腔热忱和百折不屈的毅力,郑国富团队联合集美大学开发完成了国内首套具有完全知识产权、满足小微企业或养殖户投资建设的“钢骨架升降式湾外底层海域抗风浪养殖网箱系统”,并成功下水。他们还开发出国内首套延绳养殖设施机械化管理作业设备“湾外海域延绳式鲍养殖成套装备”等新一代的海水养殖装备,并牵头制定了全国首个塑胶渔排产品标准《鲍(参)养殖塑胶渔排技术规范》与《鱼类养殖塑胶渔排技术规范》。

  郑国富介绍说,他们的目标是三年内争取完成“钢骨架升降式湾外底层海域抗风浪养殖网箱系统”规模化生产应用,实现群众性湾外养殖突破,助力养殖产业提质增效。

  据了解,该团队目前有郑国富、杨章武、张哲、魏盛军、蔡文鸿、丁兰等8位成员,个个都正在或曾经担任科技特派员,业务方向主要包括经济型渔业设施装备制造开发、新型深远海养殖网箱研发、塑胶渔排制品设计开发以及渔业装备和工程咨询服务,先后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等荣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