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计划持续支持下,以四川农业大学领衔的“十三五”饲草育种攻关项目组,在新品种选育、新材料新方法研究及新成果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优质品种选育取得新突破。育成“川农1号”多花黑麦草、“玉草5号”饲草玉米等新品种44个,其中:国审品种17个(占全国同期19.8%),省审品种27个(占全省同期90%),全国主推品种16个(占全国同期21.9%)。自主选育的“长江2号”多花黑麦草成为国内首个在美国农业部登记注册的饲草品种。
二是材料创制与方法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建成西南区乡土特色饲草资源保有量最大的种质库和资源圃,累计收集保存4000余份,创制出高丹草、柳枝稷等骨干亲本和基础材料60余份。分子育种技术取得突破进展,公布了我国首个牧草基因组序列(鸭茅)。创新集成“创制培育新型高产饲草玉米品种的方法”等新品种配套利用关键共性技术20余项,以及林草间作、果草套作等种植模式12个,并研制高湿地区高水分牧草青贮混贮技术体系、饲草化肥沼液配施技术等配套技术15套。
三是科技成果研发取得显著成效。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制定颁布7套行业或地方技术规程标准;出版专著5部,培训教材2部,科普丛书3部;发表学术论文148篇,其中SCI收录53篇;已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在达州、甘孜等11个市(州)示范推广新品种与新技术260万亩,牧草单产提高15%以上,劳动成本降低10%左右,水土流失量减少20%~35%,草地生产力提高1~3倍。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