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海南现代生物医药走上产业升级之路

   2021-08-18 海南日报
79
核心提示:编者按今年7月,《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规划》提出,加快

编者按

今年7月,《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规划》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石油化工新材料和现代生物医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省工信厅负责人在《规划》要点解读中指出,现代生物医药要壮大海口药谷产业规模,大力发展高端化学药、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石油化工新材料要延长石油化工产业链条,形成上游勘探开发、中游油气加工及综合利用、下游新材料一体化发展格局。数字经济要培育两条产业链,即从技术到应用,做优做强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跨境数字贸易等数字产业链;从产品到装备,培育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无人机、智能游艇等智能制造产业链。

如何培育发展新动能?针对短板弱项如何疏通堵点、破解难点?我省已研究探索出哪些具有海南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径?今起,海南日报自贸港观察融媒工作室推出“产业发展新趋势”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在位于海口市南海大道旁的海口国家高新区药谷工业园区,医药企业鳞次栉比,这里的医药产业产值占海南全省总量近八成;

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瞄准国际市场,布局高端制剂科研项目和高端智能制造投资项目。该公司致力于打造制药企业智能转化产业样本,助力海南药企实现稳产超产,并提高生产效率;

2016年,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第一笔无菌注射剂订单销往美国,意味着海南医药产业正式打开了走向国际的窗口;

立足儿童健康领域,打造品牌儿童药,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内儿科呼吸系统治疗领域的领军企业。

集群化、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走进海南各家药企,可以窥见产业之变。近年来,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海南现代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海南正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小岛也能出好药”。

从不被看好,到支柱产业

全省现有医药工业企业98家,共有药品批准文号3103

810日,位于海口药谷工业园的海南倍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玻璃药瓶在流水线上充分洗涤后送入烘箱,经烘干、灭菌、去热源后,对药品进行无菌罐装……

从一个年产值不足3000万元的亏损企业发展为销售额突破3亿元的中等规模企业,海南倍特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倍特药业)给出的时间是3年。

海南倍特药业生产车间生产线运转井然有序。

201712月,倍特药业从成都来到海口,落户海口国家高新区药谷工业园区,并收购了一家本地药企。

当时被收购的企业年亏损1000多万元,生产设备老旧,一个车间需要近60位技术人员,年产能仅3000多万瓶。”海南倍特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争光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如今我们已有3个车间5条生产线,在设备方面投入了近1亿元,产能也实现翻倍,目前车间年产能达到近2亿瓶。”

不仅如此,刘争光介绍,2019年倍特药业生产的“奥扎格雷钠注射剂”“天麻注射液”被海南省科技厅认定为海南省高新技术产品,公司也在积极推进PICS国际认证,国际化工作向前迈出了一大步,预计三年内实现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作为海南医药的龙头企业,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在来海南建厂的16年间,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药物原材料在高达6米的流化床中被粉碎混合,随后制粒、包衣、压片、包装,最后这批药物还要进入到灯检线进行最终的检测……在完成所有流程后,一盒盒包装好的吉非替尼片将被送入医院、药店进行销售。

这是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在国内首仿的首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抗肿瘤药物,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学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2016年前,吉非替尼只能依靠进口,在国内的销售价也非常昂贵,达到5500/盒,公司致力于研发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的国产好药,历经7年的不断试验摸索,终于在2016年年底成功研发上市,打破了国外垄断,目前齐鲁制药生产的吉非替尼一盒为498元,极大降低了国内患者的经济负担。”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民说。

海南药企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在产品上寻求突破。

近年来,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不仅作为海南省首家药企通过美国、欧盟“双认证”、零缺陷通过美国FDA认证,还实现了9个大宗制剂产品对外出口。目前公司共拥有86项发明专利,共承担了11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2项海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

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710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公布以来首家上市的本土医药企业,为本地医药行业资本化运作提供借鉴。

原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曾渝见证了海南医药产业的发展历程。他告诉记者:“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时,医药产业还相对落后,品种较少,技术水平低下。全省只有5家药品生产企业,医药工业总产值只有4600万元。由于运输成本高、工业基础薄弱、缺少药学专业人才,发展医药产业并不被看好。”

如今,海南医药产业正不断崛起壮大,发展成为海南支柱性产业之一。根据海南省医药行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1630日,全省共有医药工业企业98家,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60家;全省共有药品批准文号3103个,其中2021年新获取的文号48个。海南全省各类别上市医药企业9家,其中2家主板上市企业。

借政策东风,培发展沃土

多重利好背景下,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强化创新引领

从企业亏损到产值逐年增加,多项药品不断获批上市;从药品生产被技术“卡脖子”,到自主研发实现国产化,各种仿制药完成“从天花板到地板”式降价;从省外企业纷纷选择落户海南,到本地企业“弯道超车”齐头并进……这背后既是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也得益于海南优质的产业发展环境。

专心行业细分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在产品上寻求突破,这已经成为海南药企的共识。

海南一药企分析人员正在化验室开展药品出厂前放行检验。海南日报记者 王凯 摄

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8%以上,还搭建了纳米粒脂质体高端复杂制剂研发平台、缓控释制剂研发平台、难溶性药物增溶研发平台、制剂稳定性研发平台等4个研发平台。”刘文民告诉记者,为了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能,公司近年来陆续布局了齐鲁海南药物研究院研发实验室扩建项目、固体口服制剂车间升级项目、固体口服车间增线项目、脂质体纳米粒高端制剂生产车间建设项目等多个项目,累计投资10亿余元。

海南倍特药业有限公司不断针对产品市场加大研发投入,2年多的时间里在研发上就投入了近1.3亿元,占销售收入的50%左右。

与此同时,海南也在为医药产业的发展培育沃土。

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低税率、零关税、简税制,对医药企业来说有多重利好。”刘文民说。“医药行业是高投入行业,原材料、仪器、设备大多进口,零关税等税收优惠政策,能大大降低企业设备进口费用,让企业有更多力量投入药品研发生产。”

自贸港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企业吸引人才意义重大。”刘争光告诉记者,医药行业科研人员属于高端人才,上百万的年薪以前最高征税45%,在执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后,既能为引进人才提高实际薪酬,又能帮企业节约人力成本。

《总体方案》发布以来,作为医药企业聚集地之一的海口国家高新区抢抓国家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支持自贸港建设放宽市场准入、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先行先试等重大历史机遇,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强化创新引领,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提升和激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内生动力。

面对当前海南医药产业面临的产品线比较单一,大多以化学药、抗生素制剂作为主打产品,缺少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配套环节的问题,我们引入了海凭等医疗器械企业8家,签署合同投资额13.18亿元,规划建设海凭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集聚国内外一线医疗器械企业。”海口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邹燕玲告诉记者,园区还在积极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等政策落地先行,其中维力公司成为海南和广东两省医疗器械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第一单。

海口高新区还联合省药监局从“引进国外先进医疗器械产品、承接国内医疗器械转移、拓宽注册检验途径、加速临床评价、优化审评审批工作、共建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监管效能”等方面出台政策,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组团抢新机,行业解新题

乐城使用+高新制造”,致力于打造“世界医药代工厂”

今年3月,海南生物医药发展座谈会在海口召开。会上提出,海口将积极打造千亿级高端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医药产业的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

把握好自贸港建设新机遇,及时转型升级,成为行业新课题。

海南医药产业升级之路要向两个方面延伸,首先要向新产品、新技术方向发展;其次要向高端服务模式进军。”曾渝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产业升级之路上,海口高新区和乐城先行区管理局已经“牵手”。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顾刚表示,乐城将充分发挥自身医疗园区的带动效益,结合乐城“先行先试”“真实世界数据研究”等政策和平台优势,与高新区共同着力培育大项目、大产品,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产品向高端转变,携手打造海南自贸港生物医药产业组团,优势互补,形成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工人抓紧完成各类药品生产订单。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海口高新区也将从“乐城使用+高新制造”成果转移转化、打造“世界医药代工厂”等方面,提出切合实际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具体实施路径。

邹燕玲介绍,海口高新区已成立了医药产业乐城招商专班,选拔优秀招商干部在乐城挂职,利用乐城政策优势与高新区医药产业基础,提前做好标准厂房建设、生产线引进等产业承接准备,吸引落户乐城的国内外一流医药企业在高新区进行产品量产。

在补齐产业链薄弱环节方面,海口高新区将引进龙头企业研发总部,充分利用企业所得税率的优势,培育支持瑞康、九州通等一批医药流通企业做大做强。

与此同时,本地药企也在积极谋篇布局。

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未来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的同时,还将继续走国际化道路。“我们现在有6条生产线通过美国和欧盟认证,可以承接国内外委托生产业务,加快做大产业规模。”刘文民表示,当前公司已与3家国外大型药企合作参与药品研发,未来将推动更多海外高质量新药项目落地海南。

而海南倍特药业有限公司则将迎合海南的经济特点,在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端发力,“预计今年年底前可开工新增一个CMO(合同外包加工)代工基地建设,新建56个生产车间,力争2025年产值达到30亿元。”刘争光说道。

作为一家本土企业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者,葫芦娃药业董事长刘景萍也有新期待:“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医药行业从业者来海南,越来越多优秀企业聚在一起,相互促进,抱团成长。”(本报海口811日讯)

原标题: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海南现代生物医药走上产业升级之路—— 此药功夫深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