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全球最快达到1亿销量的手机品牌之后,定位年轻潮玩市场的realme又将市场瞄向了笔记本电脑领域。在8月18日新品发布会上,realme首款笔记本电脑realme Book正式亮相,就瞬间吸引了市场的关注。
虽然笔记本电脑在经过多年发展后,无论从外观还是功能上都已经相对成熟,而随着万物互联时代到来,笔记本电脑又被赋予了大屏移动终端设备的新定义,各家手机品牌也看准了这个风口,纷纷涌进这个赛道。
那么,主攻Z世代年轻人群体的潮玩品牌realme会怎样理解目前笔记本电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定位?下面我们就通过这款潮汐蓝配色的realme Book,来一探究竟。
单从外观来看,realme Book这款配色在当前非灰即黑的笔记本电脑中就有很高的辨识度。而整体采用铝合金金属机身,运用CNC钻石切割工艺和精密喷砂工艺,摸起来手感一流。品牌logo位于机身左侧,采用镜面设计,在高光的照射下会闪闪发亮。
而且对于机身材质来说,金属导热系数是塑料的近百倍,能够更快将热量均匀分布到外壳,通过空气流通改善散热,更低的温度也造就了更好的性能稳定性;同时,相比一般塑料机身的笔记本电脑也能承受更多压力。
接下来讲一下屏幕,realme Book选择的是3:2比例,拥有100%sRGB高色域的超高清全面屏。如此一来,在浏览网页与处理文档时,纵向显示空间会更大,比传统16:9屏幕多7.4%,而正是“一寸长,一寸强”,这让你在玩游戏、处理PS、AE等专业软件时会比别人更得心应手。
分辨率上,realme Book选用的是14英寸LCD材质屏幕,分辨率为2160×1440,像素点约是普通FHD(1920x1080)屏的1.5倍,显示效果更加清晰细腻。屏占比达89%,在2k分辨率的加持下,看视频视觉效果瞬间拉满,并通过高色域让色彩还原更加精准。
至于亮度与屏幕的细致程度上,1500:1对比度与最高400nits的屏幕亮度,足以让你在所有生活工作场景下看清屏幕上的文档、与网页文字,并配合屏幕盖板的全贴合屏幕技术,不仅近一步降低了机身整体厚度,而且画面清晰通透,而表层配备疏油层还能有效抗污抗指纹,让你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告别频繁擦拭屏幕的烦恼。
而除了“轻薄”之外,“性能”也是realme给予新机的最佳定义。realme Book配备的是双哈曼顶级扬声器+DTS音效,其中哈曼扬声器34113411(2*2W)属于大功率立体声音响,可带来震撼环绕立体声,搭载的DTS音效,支持96k/192kHz、24bit高清音频数据处理的DTS Audio Processing技术,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出最舒适的声音,再搭配3种场景声场选择,无论听音乐,看电影,还是玩游戏,都能获得身临其境的享受。
而除了优质的音响效果,realme Book的CPU配备的是第十一代英特尔酷睿 处理器(i5-1135G7处理器),这是目前市场中主流处理器之一, GPU选择的是英特尔锐炬Xe高性能显卡,这也是英特尔重点打造的应用于轻薄本上的核显产品。虽然是一款入门级独显,但在英特尔官方列出的可在1080p画质下实现超过30fps以上的游戏中,realme Book完全可以驾驭市面上所有已知主流大型游戏力作。
此外,realme Book也具备11小时超长续航、65WPD疾速快充、512GB大容量极速PCIe固态硬盘、高达16GB运行内存、三档背光键盘&微软PTP技术超大触控板、双风扇双铜管高效散热等,可以让你真正做到高效办公+畅爽娱乐两不误。
随着windows11出现,安卓与windows系统的进一步互融互通已成大势所趋,而各家手机厂商早先已通过内置互联软件实现在电脑上运行手机APP的能力,例如PC手机互联,可以支持文件互传功能等。
这里非常值得一提的是,realme Book的跨屏互联体验,因为realme Book在文件互传之上构建起更加完整的互联生态,让PC支持安卓应用,让手机支持PC外设操作,从系统底层突破PC与手机之间的藩篱,实现跨系统、跨平台的高效操作。
在连接流程上,realme Book首次与手机互联时会有弹窗提示,之后手机再次靠近电脑时可选择“最近连接设备”进行连接,并且拥有断开后自动回连功能。
realme Book跨屏互联目前支持共享能力(可直接用电脑键盘输入文字,或者点击电脑投屏里的手机键盘)、共享剪贴板(在手机端复制文本,可在电脑上直接粘贴使用,电脑上复制的也可以在手机上直接粘贴)投屏时拖拽传输(PC上保留投屏界面)、非投屏时互传(PC上投屏界面关闭)等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投屏时拖拽传输时,第三方软件微信和QQ仅支持拖入。
总而言之,4299元的价格,能买到搭载i5-1135G7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并支持65W快充,足以使年轻人在潮玩生活与工作之间做到无缝切换,相信对年轻人需求了若指掌的realme精心打造这款笔记本电脑能引领消费市场的新潮流。
(责任编辑:单征宇)
【责任编辑:张瑨瑄】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