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哲敏
2021年8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郑哲敏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37年7月全面抗日战争开始时,年仅13岁的他辗转各地逃难,在战火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战争的惨烈也激发了他的报国之心,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成为战斗机飞行员,搏击长空,为国杀敌,或者投身工程事业,工业报国。
1943年,郑哲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大,就读于工学院电机系,次年转入机械系。抗日战争胜利的第二年,他所在的工学院迁回北京清华园,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的恩师钱伟长教授,并最终选择力学作为自己的终身研究方向。1948年8月,在钱伟长等人的联名推荐之下,他踏上了赴美留学的旅程,也遇到了另一位影响他一生的老师——钱学森。
郑哲敏(左一)留学期间暑期郊游
“他们教了我很多科研精神、研究方法和做人的原则,让我终身受益。”郑哲敏曾在采访时说。
从美国回国后,郑哲敏成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18位建所元老之一。1960年一天,在一次小型爆炸实验中,一块手掌大小的钢板被雷管炸成一个规整的小碗。这让时任力学所所长的钱学森预见到一门新学科正在诞生,将其命名为爆炸力学,并将开创这门学科的任务交给了郑哲敏。
尽管当时的郑哲敏连炸药和雷管都不曾见过,但他还是毅然接受了任务。“虽然是一个全新领域,但国家需要,我当然义不容辞。”
从此,他苦心钻研、步履不停,带领着科研团队,提出“流体弹塑性模型”等爆炸力学经典理论,并在核爆效应、穿破甲机理、爆炸安全、防护工程、爆炸复合、热塑失稳、爆炸处理水下软基、瓦斯突出机理等爆炸力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成果,成为“爆炸力学”的一位奠基人和开拓者。
198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郑哲敏一生淡泊名利,2013年1月,郑哲敏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但就在国家最高科技奖颁奖的前一天,他是还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拎着包来中科院力学所上班了。他曾说:“我从过去走到现在,并没有什么清晰的路线。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富国强民的愿望。”
人物小传:
郑哲敏,力学家、爆炸力学奠基人之一,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1924年10月生于山东济南,1952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美国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哲敏早年从事热应力、振动与水弹性力学、地震工程力学方面的研究,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1964年“爆炸成型机理及应用”获全国工业新产品展览一等奖,1982年“流体弹塑性模型及其在核爆与穿甲方面的应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0年“爆炸处理水下软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获陈嘉庚技术科学奖。
出 品: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监 制:战 钊
策 划:宋雅娟
制 作:蔡 琳
资料来源: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央视、中国青年报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