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郝东云团队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王向峰团队在《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在线发表研究论文,对250份大豆种质材料进行了深度全基因组重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了大豆性状耦合的遗传关联网络。
该研究解析了全球250个代表性大豆种质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分类,鉴定了370个与大豆改良相关的强选择信号,这些选择信号大部分位于与产量和品质性状相关的基因组区域。研究支持大豆遗传水平的亚群划分与其地理分布的强相关性,支持大豆的中国起源以及大豆从地方种到栽培种的驯化路径。
此外,该研究还构建了包括株型、颜色、油分、异黄酮、蛋白质和产量六大类,34个性状和 853个基因的遗传网络,其中15个枢纽节点中包含367个一因多效基因。在这个网络中,同一类性状在整个网络中有更紧密的关联;不同类别的性状也会通过枢纽节点产生关联。枢纽节点中的关键基因可作为性状耦合的遗传基础,为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王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