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青藏高原李属植物研究有新进展

   2021-08-26 西藏商报
36
核心提示:近日,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海拔2067米至4498米的喜马拉雅山脉附近搜集了377份光核

近日,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海拔2067米至4498米的喜马拉雅山脉附近搜集了377份光核桃及西藏李属资源材料后,揭示了SINE(短分散重复序列)型转座子在促进积累适应逆境的黄酮代谢物的重要作用,为理解多年生木本果树适应高海拔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新认识。

记者了解到,该团队在喜马拉雅山脉附近连续进行了十余年的野外资源考察,系统收集了西藏分布的桃、梅、杏和李等李属植物。一项基于光核桃的最新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原李属物种适应高海拔地区的遗传基础,为研究青藏高原地区植物起源和高海拔适应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自治区农科院研究员曾秀丽介绍, 青藏高原地理位置特殊,气候环境独特,同时也蕴藏着大量特色鲜明的种质资源,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植物的起源和高海拔适应性一直都是业界普遍关注的科学问题,但是受限于交通条件和极端的高原环境等影响,科研人员对大规模自然分布于青藏高原的多年生木本果树适应高海拔遗传基础还知之甚少。

“光核桃,又名西藏桃,主要分布在西藏,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能在野外开花结实的多年生木本经济作物之一,是桃的活化石。光核桃寿命(100年至1000年)显著高于栽培桃(20年至30年),具有很强的耐寒、耐旱和抗病等优良特性。”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徐强说,“研究青藏高原光核桃的基因组,可以帮助科研人员研究西藏李属植物对青藏高原恶劣环境的适应性。”

据介绍,该研究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藏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博新计划的项目资金资助。该研究的前期资源考察获得了自治区科技厅自然基金和重点研发等项目的资助,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当代生物学》上。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