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咨询机构IDC的预测,中国市场截止2012年末将会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20.7%份额,比美国市场(20.6%)要多0.1%。而且,随着智能手机产业的继续发展,这样的领先优势还会扩大。也就是说,中国已经毫无悬念地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
在国内市场上,国产手机在与洋品牌的拼杀过程中已经开始逐渐上位,一点点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打败洋品牌的"秘诀"有三:采用Android(安卓)系统、搭电信运营商的顺风车加上转战中低端机型。需要看到的是,国产手机的这些致胜"秘诀",造成的影响或许会比很多人预想的要严重得多。
国产手机致胜秘诀伤及自身 安卓系统干扰用户体验
如果回顾一下中国手机市场发展史,就可以了解到,国产手机如今的"成功"有其必然性。
1999~2003年是中国手机的初级阶段,移动通信在中国逐渐兴起,本土手机厂商通过学习和模仿外资,逐步形成本土手机产业链,这是中国手机行业蹒跚学步的初创阶段。
2004~2008年是第二个阶段,2G时代的移动用户规模快速扩大,在国际厂商和本土厂商互相角力中,国内手机厂商凭借低成本策略和山寨机的快速模仿与功能创新,推动了中国手机市场的繁荣和壮大,中国手机行业在混乱中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2009年至今为第三个阶段,随着3G在中国正式商用,智能手机从最初的阳春白雪到今天的渐统江湖,中国手机厂商借助极具开放性的Android系统,以中低端3G智能机为契机,实现了出货量规模和市场份额双双持续增长。
由此来看,Android系统+中低端+电信运营商,这三者是构成国产手机厂商迅速攻占市场的三大要素。其中又以电信运营商的推力为最。
今年早些时候,IT商业新闻网记者在走访北京一些运营商营业厅时看到,中国联通与部分国内厂商的定制手机,被以1000元出头的价格出售,并且还有种类丰富的套餐及零元购机优惠。而中国电信的某国产品牌4寸机型,售价也与联通机型相似。
国内三大运营商目前对于定制机型可谓"贴心",据了解,运营商的支持形式主要有大规模集中采购、套餐补贴、送话费等。而对于深度定制的机型,运营商还负责包销。
"这对提升国产手机销量的帮助很大。销量规模一上去,分摊成本就可降低",一位不愿具名的半导体行业人士对记者说,"如果不是运营商力推,国产手机厂商还真不敢独自发力在千元这个价位上推相应配置的智能机"。
正因为运营商的巨手在背后推动,国产手机的销量不断上升。赛诺咨询近期的报告显示,今年4月中国3G智能机销量前五名中,国产品牌占有4席。"中华酷联"这4家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40%,若加上其他国产品牌,整体份额将超过50%以上。
在份额"冉冉上升"的同时,手机价格却在"急急下降",IT商业新闻网记者从近期参加的手机产品发布会上就看到,新品手机价格正在不断刷新低价纪录。另外,来自互联网各巨头的手机产品,也正在积极搅局。
一方面运营商和手机厂商不断用低价手机取悦用户,另一方面所产生的问题也慢慢浮现出来。头一个问题就是,当年手机界的价格战正在重现。
当年,正是价格战导致了国产手机快速发展又沉浮不定。除了让消费者尝到短暂的甜头外,更破坏了行业的良性竞争。而发起价格战的原因也往往是迫不得已--缺乏影响和含金量的品牌力,无法产生品牌溢价。危险的是,现在的智能手机还在走这条老路。
正如上所述,价格战牵扯出了另一个大问题,即手机厂商的品牌问题。飞象网总裁项立刚对此就指出,很多手机厂商看重市场规模,相信只要市场规模起来,就具有了赢利能力。但仅仅有规模,而没有产品、技术、品牌的积累,能否把规模转化为赢利能力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即使赢利了,只要市场出现波动和转换,很快失去市场规模也是很正常的,这就是国产手机在市场上经常出现的大起大落的问题。
业内分析人士陈志刚对IT商业新闻网记者说,品牌积累固然重要,但其是建立在手机厂商的核心技术之上的。无技术,品牌等也就无从谈起。但这是一个多年来困扰国内厂商的老大难问题。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前,厂商也应多进行产品差异化尝试。
手机厂商的心态是复杂的。由于受制于创新能力和专利权的缺乏,他们无意也无法与国外大牌厂商争锋,大多只能寄望于中国市场的广阔及消费结构的低端。而对一些企业而言,不敢也不能将希望寄托于研发创新,而总是寄托在庞大的市场尽量赚快钱,这不能不说是国产手机企业的可悲之处。
记者的另一大感受是,目前的国产智能机的"长相"趋同,甚至很难分辨品牌。其实价格只是用户考虑的因素之一。如何避免同质化设计,即在设计、用户体验和应用程序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丰富应用程序和个性设计,进行差异化竞争,也是影响用户购机选择的重要因素。
电信专家杨海峰在接受IT商业新闻网采访时则认为,目前国内厂商较多采用的Android系统,也会对用户的购机选择带来直接影响。这一系统版本众多,手机厂商在生产时与开发者一样要进行适配,而"不同版本的Android就相当于不同系统",这也是考验厂商实力的一个环节。中小厂商实力有限,无力对Android系统进行实时升级,大多采用Android早期版本系统,直接对用户体验构成了影响。
实际上,目前业界对于Android也是诟病不断。其多个版本不仅让使用它的厂商叫苦不迭,也让用户体验变得混乱不堪。有业内人士表示,Android厂商和手机型号众多,也对应用开发者不利,"每个应用出来都要适配,时间成本、经营成本都很高,如果哪天承受不了,那就不开发"。
责任编辑:陶文冬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