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投入872亿元 河南洛阳实施制造业"三大改造"

   2021-09-01 中国工业报
45
核心提示:近日,河南洛阳推出 《洛阳市推进制造业 “三大改造”实施方案》,紧盯2021年年度目标和 “十四五”总体规

近日,河南洛阳推出 《洛阳市推进制造业 “三大改造”实施方案》,紧盯2021年年度目标和 “十四五”总体规划两大目标,总投资872.3亿元、年度投资333.2亿元,计划2021年推动248家企业实施316个千万元以上 “三大改造”项目,到2025年,累计推动1500家以上企业实施 “三大改造”,真金白银助力工业发展。

中国工业报从洛阳市工信局了解到,洛阳市围绕 “建强 (河南)副中心、形成增长极”目标,锚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在更高水平、更大规模实施新一轮制造业 “三大改造”,全面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国家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在2021年实施的316个千万元以上 “三大改造”项目中,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05个、绿色化改造项目77个、技术改造项目134个,带动改造企业产线员工数量减少10%、综合能耗降低6%、生产效率提升10%,技改投资增速高于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到2025年,带动改造企业产线员工数量减少20%以上、综合能耗降低10%以上、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位于河南全省前列。

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

洛阳市深化5G、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引导改造企业推进 “机器换人”和智能制造单元建设、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订单获取、产品服务等各个环节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推动企业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梯次推进、提档进阶,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

2021年,洛阳市确保年度 “三大改造”企业最大限度实现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替代,推动智能化改造企业实现 “上云上平台”,力争培育省级智能工厂 (车间)12家。到2025年,推动1500家以上改造企业实现智能装备广泛替代,打造覆盖制造业重点行业的 “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培育省级智能工厂(车间)35家,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洛阳市规定,对纳入年度 “三大改造”重点企业库名单,且采购使用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采取智能化装备改造的企业,洛阳市财政按照设备采购金额的30%(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予以补助。

持续开展绿色化改造

洛阳市围绕产业结构绿色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资源利用高效化、区域经济循环化,大力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不断扩大新型节能节水工艺和技术应用范围,持续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升级改造。

2021年,围绕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超低排放、厂区环境提升等重点,推动65家企业实施77个绿色化改造项目,全面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水平,培育省级绿色制造示范6家以上。到2025年,在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高端石化、电子信息等领域打造一批绿色制造示范典型,培育省级绿色制造示范20家,全市工业企业绿色制造水平大幅提升。

在绿色化改造方面,洛阳市支持试点示范建设,规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的企业,市财政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在绿色设计产品目录、能效水效 “领跑者”等领域获评国家、省级荣誉的企业,市财政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一次性奖励。

深入开展技术改造

洛阳市聚焦重点产业集群,鼓励改造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理念促进产品创新,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带动高成长科技型、创新性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整体向产业链下游、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2021年,洛阳市力争改造升级生产设备450台以上,推广应用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500台,完成120家企业134个技术改造项目,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5%,改造企业的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到2025年,力争改造升级生产设备1900台以上,推广使用数控机床2000台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20%以上。

洛阳市支持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创新平台和创新主体建设。对获评国家级、省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的,市财政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获评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市财政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同时加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支持力度,对成功创建国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市财政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被认定为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市财政给予不超过20%、最高500万元的补助,连续支持三年。

引领企业向三方面发展

在 “三大改造”当中,洛阳市侧重发展方向,引领企业向以下三方面发展。

一是努力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及矿山装备、有色金属、现代农业装备、智能农机等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提质提效,围绕新型建材、轴承、石油化工、耐火材料等行业,积极构建 “1+N”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改造企业深度对接工业互联网平台内部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资源,推动改造企业充分享受制造资源泛在连接、柔性供给、高效智能的云平台服务。

二是发展服务型制造。重点围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远程运维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持续增加服务要素比重,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快实现改造企业从以生产为主向 “制造+服务”转变。

三是加强重大装备研发。实施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鼓励改造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大技术装备。支持改造企业积极申报省十大标志性高端装备、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力争每年获评省级十大标志性高端装备和首台 (套)项目5个以上;每年组织认定市级十大标志性高端装备并给予政策支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