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抢抓RCEP机遇打造开放合作示范区?知识产权综合改革如何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创新驱动怎样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8月24日上午,《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下称“《总规》”)实施一周年总结暨“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 激活知识城高质量发展新动力”专家研讨会在广州知识城国际合作交流中心举办,北京分会场同步视频连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等14位国内各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展开深入对话,以国际化视野为中新广州知识城(以下简称“知识城”)未来建言献策。省、市、区各级领导、区内相关职能部门、专家学者、科技企业代表约60人参加活动。
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亚伟表示,知识城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城“要在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上下功夫”的要求,以最强力度、最高站位推进知识城“一号工程”建设,对照《总规》抓行动落实、对照任务抓立法保障、对照要求抓政策创新,为知识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努力把新时代产城融合美好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
RCEP带来发展机遇
高标准打造开放新标杆
当天研讨会现场,省市领导和专家学者云聚一堂,激荡思想,为知识城出良言、献良策,进一步激活知识城高质量发展新动力。研讨会由原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张振刚主持。
“RCEP的签署,不仅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新机遇,也为中新广州知识城带来发展机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彭森表示,作为改革的排头兵和对外开放的先行者,中新广州知识城在推进市场化改革扩大开放方面要先行一步探索经验。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与知识城《总规》公布,时间仅相隔不到一个月。RCEP签署为深化中新二期合作带来全新机遇。目前,知识城已引入新加坡能源总部、新加坡国立大学广州创新研究院、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新加坡马光医院等12个中新合作重点项目,正加快启动2平方公里中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新加坡企业来华首选地”。
彭森特别提到,知识城在知识产权方面要在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下功夫,在加快立法的同时,体现知识城高定位、领域独特、综合性强的特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知识中心。“RCEP中,知识产权这一章份量重、篇幅长,为本区域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促进提供了平衡、包容的方案。这些规则为中新广州知识城的开放发展,特别是其作为全国唯一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实验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也提供了丰富的现成经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院长陈云良也从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方面提出建议。知识城贯彻国家出台系列职务成果转化的政策文件,探索中新广州知识城新模式,明晰科技成果所有权的解释,优化顶层设计,建立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相关权责的体系,激发科技创新的智慧活力。
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打造未来城市发展样本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原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潘家华认为,知识城作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样本,在建设中需要将碳达峰、碳中和等内容纳入规划的范畴。低碳、碳中和必须是创新引领的标配,是可持续发展的标签,这就要求在知识城内的土地审批获得授权,包括农用地转为其它用途,优先安排林业用地的指标。创新突破,减少时间成本、交易成本,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效能。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黄慧明则表示,空间规划是保障知识城发展规划全面落地并科学谋划长远布局的重要抓手。知识城的发展规划非常详细地制定了六大方面的任务,在空间规划中聚焦了产业、生态、服务、支撑四个维度,将为城市建设贡献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知识城经验。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靳东晓对知识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二是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双碳工作,在交通、住宅等方面改善能源供给结构;三是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建议在落实广州市国土规划有关内容要求的基础上,由知识城管委会深化知识城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依照法定程序报批,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并组织实施。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广东省绿色城乡规划设计工程中心主任蔡云楠表示,知识城打造“湾区样板”,其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应从创新空间模式促进精明发展、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实践、公共服务产品的高品质建设三方面算好经济账、生态账、服务账。
一直以来,知识城坚持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城市路网、海绵城市、绿色建筑建设,智慧创新城区初步成型。过去一年,知识城20条旧村改造一年来拆迁量超1000万平方米,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开业,花莞高速连通知识城,创新大道与广汕路实现贯通,广州实验中学、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将于9月开学,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以最强力度推进知识创造
提升科研密度、创新浓度
“当前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这是机会也是挑战。制造业的高水平自立自强在整个新发展格局中最为关键。”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黄群慧结合知识城产业发展提出五点建议:保持制造业比例基本稳定;围绕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建立自立自强的创新生态;发挥竞争政策,鼓励创新;实施产业基础再造;优化产业链,强化创新链,提升价值链。
一年来,知识城以最强力度推进知识创造,湾区创新“北极点”初现成效。签约动工投试产项目290个,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亿元,同比增长37%。新引进小鹏汽车、烯湾科技、深南电路等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宝洁新智造中心、百济神州第二工厂、诺诚健华一期等21个项目竣工、投产,“三集群两高地”建设成效显著。部分高精尖项目被国家发改委纳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项目,并获扶持资金,中国纳米谷5G滤波器项目建成投产,粤芯半导体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窗口指导”,为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贡献“知识城智慧”。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兼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平在会上表示,知识城建设重大基础科研、基础设施需提前做好战略布局,尤其是针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来加强科研管理,促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良性、有效地运行。
随着重大基础科研设施落地,知识城的科研密度、创新浓度大幅提升。中科院、社科院、南洋理工、西安电子科大等20余所顶尖科研院所扎根于此,全年专利授权量突破22612件,同比增长28.16%。经人社部批准成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市首家省级博士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及国际人才自由港在知识城相继投入运营。目前,知识城已引进钟南山、张伯礼、施一公、赵宇亮等科学家100余名及各类高层次人才1151人,知识城在读研究生人数超过3400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院长石光明从科教一体发展角度提出见解,知识城需要加快产教研一体园区建设,建立良好人才发展生态并建立产业大基金牵动产教研融合循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