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启动四川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工作以来,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已达28家。各中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专科研究协同平台,整合资源,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促进优质临床科研资源下沉,整体提升了我省临床医学研究能力。
一是创新支撑能力持续提升。中心建成生物样本库约2万平方米,样本数1067万余份,数据库信息总量超59万GB。4家中心的医学实验室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定,2家中心的临床专科获得美国病理学家协会临床检验实验室(CAP)认证,26家临床中心的临床专科获得国家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GCP)备案认证。
二是科研产出成果丰硕。中心累计承担或参与相关科研项目2425项,其中省级以上重大临床研究项目883项。累计发表论文7548篇,出版专著444部,制定标准规范264项,获授权专利1027件,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3项,取得新药证书6个、器械注册(备案)证书7个,获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0项。
三是协同创新网络逐步完善。28家中心覆盖口腔医学、麻醉、急危重症、生物治疗、包虫病等22个优势专科、前沿医学和地方病领域,已发展网络成员单位2182个,覆盖全省21个市(州)的临床医疗机构。同时,与我省建设的老年疾病、口腔医学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消化领域等9个国家中心的四川分中心,共同构建了国家中心、省级中心、网络成员三级协同创新网络。
四是服务基层成效显著。面向基层诊疗需求,制订诊疗指南技术规范164项,向1455家基层医疗机构推广疾病预防、监测诊断、决策管理、标准化操作等适宜技术225项。通过远程会诊、临床指导,推动优势医疗资源下沉,有效支撑了基层医院防诊治水平提升。
五是管理机制不断优化。进一步修订了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明确了管理部门、依托单位和中心的职责,对绩效评估结果为优秀的中心,在专项经费、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优先重点支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