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南通市多措并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21-09-09 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5
核心提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南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2016年9月—2021年9月,五年间,十二届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南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2016年9月—2021年9月,五年间,十二届市委带领全市人民践行历史使命,继往开来、接力奋斗,圆满交出“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的小康答卷,赢得了“南通‘好通’、沧桑巨变、百姓幸福”的最高褒奖。

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是城市发展永恒的话题。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产业转型为核心,加快形成具有南通特色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五年来,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凭借深厚的工业基因,瞄准中高端苦练内功、奋力打造先进产业集群,以大项目、好项目驱动产业能级提升蹄疾步稳,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愈发坚实。

五年间,各类产业大项目呈井喷之势,为实现GDP过万亿提供了强劲支撑:2016年至2020年,全市累计实施省级重点项目134个,项目总数连续五年全省领先;投资超10亿元的制造业项目从2016年14个到2020年183个,五年累计达461个;顺应生产力布局由沿江沿湖向沿海调整转型的趋势,我市奋力实施优江拓海、江海联动战略,以中天精品钢、华峰超纤、桐昆PTA、金光纸业为代表,一批百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相继落户。

瞄准集群,产业指向高端化

2016年,几经调研论证,南通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为“3+3+N”产业体系,一张事关南通发展长远、引领南通产业转型升级、全力迈向中高端产业的蓝图日渐清晰。

2019年年初,我市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实施意见》,“项目攻坚、创新示范、智能制造、互联网融合示范、企业培育、绿色制造、质量提升”七项工程同步实施,市领导挂钩联系16条优势产业链,相关部门领导及处室挂钩联系24个行业细分领域,一股推动产业链群培育的巨大合力逐渐凝聚。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博览会、船舶海工展等产业活动平台,我市积极招引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产业集群类项目,产业集聚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去年,16条优势产业链总产值约4250亿元;今年上半年,产业链287家重点企业实现应税销售1553亿元,同比增长34.3%;实现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35.1%。

聚焦重点产业、重要领域、重大技术,我市布局核心关键环节,大力推动高精尖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向高端化迈进。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园、零部件产业园以及南通信创产业园开园建设,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一批新兴的特色产业迅速崛起。全市建成海工船舶、现代家纺、智能装备、大数据等4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入围工信部集群竞赛。通过精心培育,我市走出了百亿级企业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6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家,细分行业领域龙头企业305家。

如今,船舶海工等六大重点产业百舸争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蓄势而起,“3+3+N”产业体系正以集群冲锋的姿态,强势突破技术、成本、市场瓶颈,引领南通加快建设长三角北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聚焦智能,产业转型数字化

创新有道,智领未来。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这为我市谋划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五年来,我市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产业智能技改,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快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连续举办四年的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博览会,促使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深度融合,一个个新蓝海项目带动全市产业数字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我市统筹推进南通信创产业园建设,深信服、启明星辰、丁牛科技等一批国内网络安全领域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南通高等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合作共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南通智能感知研究院,带动南通地区大数据智能应用及智能装备研究技术产业孵化……

在政府的引导下,企业对智能化的追求,已经从“鼓励项”转化为发自内心的“必须项”。“十三五”期间,我市投入4.6亿元扶持市区180个技改项目,创建和实施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2个,省级智能示范车间(工厂)73个。力星钢球“轨道交通用高精度轴承滚子工程化产业化”等6个项目入选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四方科技、神通阀门等7家企业承担实施省高端装备研制赶超工程项目。

作为全市“创新之核”,南通创新区“数字化”产业生机勃发。80多个优质项目落地“安家”,京东电子商务、中国智慧医疗管理有限公司、蜂巢存储系统等代表性企业纷至沓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占比超60%。

走进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阿里巴巴云计算中心等数据中心及行业应用项目,正在这里生根开花;国际数据中心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长三角大数据产业园等产业载体特色鲜明,金融大数据、医疗健康大数据、工业大数据、手游电竞大数据、智慧生活大数据等专业基地活力迸发,引入大数据企业300家以上。

优化结构,产业发展绿色化

连日来,江山股份投入2000多万元开展的生产装置改造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在线清灰器、密闭输灰设备、水冷壁防磨技术、高效脱硝技术及设备等改造升级后,企业将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烟气排放。五年来,江山股份以退城进园为契机走绿色发展之路,环保装置累计投入超5亿元,实施的氢气压缩回收、副产酸资源综合利用、稀硫酸吸收再用、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等技术改造项目,实现年降本7000万元左右。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产业优化之路,我市的化工整治、低效淘汰等一系列“硬腕”举措掷地有声:2017、2018年,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关停化工企业234家;2019年启动的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行动,截至2020年底关闭退出224家,今年又关停36家,长江1公里范围内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实现“清零”,“重化围江”问题彻底解决。2017以来,我市引导退出低端低效产能,共涉及造纸行业2万吨,纺织行业1.805万吨、756万米,铅蓄电池行业40万千伏安时,铸造行业5.8万吨。

与此同时,我市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像江山股份一样创建绿色工厂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其中10家绿色工厂、3个绿色产品先后被列入工信部绿色制造名单。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推进长江沿岸生态修复中,我市以调高调绿调优为导向,奋力把生态红利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顺时应势,我市加快沿江船舶海工这一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主动向高技术船舶、大型海工装备、特种船舶、豪华邮轮等高端产业迈进。166公里长的南通长江岸线,形成了沿江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带,取得了亮眼成绩:中远川崎、中集太平洋等重点企业斩获23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等订单,中国首艘油电混合、豪华双体客船“大湾区一号”轮等先后交付。

产业转型升级和重大项目建设永远没有终点。迈上新征程,我市各地各部门仍将狠抓项目建设,深耕实体经济,坚持创新驱动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不动摇,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再来一场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提供强大产业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