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08年,安徽省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2016年6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合肥、芜湖和蚌埠国家高新区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本报记者深入合肥、芜湖、蚌埠采访,展现示范区一体化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引领服务全省创新发展的新做法、新成就和新突破。
合肥 “第一动力”劲头足
首创之“力”——创新成果勇摘“皇冠”
人间六月,万木峥嵘。走进安徽创新馆,全球首台智能4K无线腔镜、全球首台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仪器、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一顶顶创新的“皇冠”,让合肥的创新激情日益澎湃。
“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建立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肥沃土壤里。”合肥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建设皖江自主创新示范区,首先必须重视原始创新。翻开近年来合肥市出台的重要文件,原始创新屡被提及。实践也表明,基于原始创新的“第一动力”,在源头上构筑起皖江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合肥力量”。
随着创新示范区顺利推进,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同意批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这代表合肥在更高层次上加速原始创新。如今,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加快建设,到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磁约束核聚变、铁基超导、类脑科学、生命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一大批从“0”到“1”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科技,竞相涌现合肥。
“十三五”期间,合肥3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合肥滨湖科学城已实质运行,安徽创新馆建成使用。 2020年9月,《自然》杂志发布 “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0”排名,合肥跻身20强。
平台之“力”——创新平台覆盖全域
能翻译会聊天的智能语音鼠标,自动识别交通违法并审核的抓拍机器人……走进位于合肥高新区的 “中国声谷”展厅,一件件人工智能黑科技产品让人着迷。工作人员指着墙上的电子屏幕告诉记者,“中国声谷”已入驻企业超千家、营业收入超千亿元,成为皖江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座名副其实的创新平台。
作为我国首家定位于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创新平台目前培育和引进了科大讯飞、华米科技、国盾量子、科大国创、中科寒武纪等科技“明星”,推动合肥引领全球智能语音产业创新发展。
在位于“中国平板显示基地”的京东方合肥全球首条10.5代线工厂,65英寸、75英寸大尺寸超高清液晶显示屏惊艳问世。目前,随着“中国平板显示基地”创新平台的迅速“长大”,合肥全市新型显示产业全产业链累计投资项目超过120个,完成投资超1550亿元,面板产线规模位列全球第一梯队,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面积约占全球的10%。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平台、协同创新创业平台、产业要素集聚平台、智慧公共服务平台……”在肥东长临河科创小镇,综合平台加速建设。如今,创新平台已遍布合肥全域。
随着创新平台的壮大,虽经历疫情和洪涝“大考”,2020年,合肥26个协同创新平台集聚效应持续增强,“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结出了产业创新的丰硕果实。
制度之“力”——创新生态加速优化
“现在合肥创新发展生态加速优化,我们疫情期间没有一天停工。 ”时至今日,合肥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仍感慨不已。去年,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国外专家“困”在海外,维信诺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的上万套设备“停摆”。在“链长制”的护航下,经合肥市协调,维信诺首开我省复工复产国际包机先河,国外专家漂洋过海返肥解“困”。
集成电路产业链“链长”,新型显示产业链“链长”……去年上半年,合肥市相关负责人头上又多了一顶“帽子”——产业链“链长”。据介绍,合肥市在全省率先启动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全市梳理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意文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光伏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及新材料、人工智能、量子产业等12条重点产业链,由合肥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担任产业链“链长”,各县(市)区、开发区比照建立。
为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合肥市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优化管理服务,探索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在合肥,大家已形成一个共识,即为“科学家”办事就是办“最科学”的事。据介绍,随着皖江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速,合肥在全国较早开展国家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等措施,采用多种投入方式支持各类主体创新创业,先后出台 “人才政策20条”“人才创新创业8条”等系列政策,构建完整的“育才、引才、集才、留才、用才”政策体系。
今年前4个月,合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保持全省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2.2%,两年平均增长22.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的56.6%,创近年来新高;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8.8万户,超杭州市0.1万户,同比增长65.4%。(记者 许根宏)
蚌埠 争相创新潮头立
国内首个薄膜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地方标准在蚌出台、全省唯一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落地蚌埠、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在蚌启动工业化生产、我国首条全产业链聚乳酸生产线实现量产……蚌埠依托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平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正引领蚌埠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奔跑。
创新成果亮点纷呈
走进蚌埠市高新区,在凯盛科技集团国家科技重点专项8.5代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生产线厂房前,记者看到由铜铟镓硒、碲化镉发电玻璃搭建的外墙和屋顶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这是由凯 盛 集团建设的单体规模10兆瓦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采用一体化同步设计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利用自主研发的铜铟镓硒和碲化镉发电玻璃取代大部分外墙材料和屋顶材料,大幅降低工业能耗指标和建筑屋顶的维修费用、用电成本,助力建筑节能减排。 ”项目负责人卢育发介绍,按照运营时间25年计算,项目累计收益约2.2亿元,节约燃煤约11.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5万吨。
“十三五”以来,蚌埠市聚焦硅基、生物基、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凝练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获省科技重大专项立项54个,省、市共支持项目资金1.6亿元。通过项目攻关,蚌埠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中建材信息显示公司成功拉引0.12毫米世界最薄浮法电子玻璃,实现中国显示玻璃行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跨越;凯盛科技集团自主开发出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实现连续弯折90万次不破损;安徽丰原集团全面打通聚乳酸全链条生产工艺,全国首条全产业聚乳酸生产线在蚌埠实现量产。 “十三五”期间,蚌埠市获得国家、省科学技术奖70余项,位居全省前三。
创新主体“千帆竞发”
利用全行业技术领先的制造生产线,位于蚌埠市的安徽昊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成功打入汽车强国市场,广泛配套高、中、低端车型,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8%。
“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正是依靠源源不断的创新,我们才能在行业内实现多年持续领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该公司副总经理高健晖介绍,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每年研发投入经费超4000万元,建成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检测实验中心,实验数据国际互认,具备与车厂同步的正向开发能力,相关专利授权达222项。
近年来,蚌埠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稳步增加,仅去年一年就净增84家,增幅位列全省第一,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394家。为鼓励支持企业创新,蚌埠率先在全省试行科技创新券全域流通;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专项支持科技企业进行成果转化,首期规模1亿元。“对企业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定心丸。 ”高健晖坦言,政企并肩,企业在科技研发路上的步伐更大胆更坚实。
蚌埠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该市不断建立健全研发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十三五”以来累计为企业减免所得税近15亿元。
今年,蚌埠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双千”工程,力争到2025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数均达到1000家。
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中心成立一年多,我们已对接促成15个院企合作项目,涵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材料及应用、电子信息及先进制造等蚌埠市5个主导产业领域。 ”在蚌埠市大学科技园,中科蚌埠技术转移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中心由蚌埠市政府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共建,以突破产业共性技术、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导向,组织中科院系统科技创新成果在蚌埠转化。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蚌埠推进产学研合作,先后获批硅基新材料、军民融合2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瞄准5G通信测试、基板/盖板玻璃、触控/显示模组、智能传感器、精准医疗、生物能源、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布局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90多家,其中国家级11家,形成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等多层次、立体化的平台支撑体系。
蚌埠还积极探索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对接的新机制,实施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设立质押贷款风险补偿金,加强金融机构、担保公司、评估机构等联动合作。目前已发放专利权质押贷款273笔,贷款金额13.59亿元;发放商标权质押贷款262笔,贷款金额18.2亿元,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创新结出累累硕果,也展现出蚌埠发展的巨大潜力。去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3%、12.5%。(记者 孙言梅)
芜湖 创新激活“满盘棋”
撬动杠杆 完善创新体系
6月2日,由海螺集团旗下装备制造企业——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为印尼雅加达地铁2号线项目制造的首台盾构机顺利下线,填补了我省盾构机出口空白,标志着安徽重大装备制造出口实现新的突破。
在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芜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争在下好创新“先手棋”上走在前列。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检验中心,只见一张张薄如蝉翼的玻璃基板在机器手的码放下接受产品性能测试。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LTPS制程用玻璃基板技术含量高,目前国内面板企业所用的LTPS玻璃基板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面对国外技术封锁及垄断,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LTPS玻璃基板成套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一改被“卡脖子”窘境,对我国平板显示玻璃基板制造业的发展以及产业链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球第4大液晶玻璃基板生产商。
为增强企业创新动力,芜湖市通过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供给、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财政资助方式等一系列举措,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专项行动,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芜湖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芜湖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等支持政策,综合运用绩效奖励、项目支持、担保贴息、研发准备金、研发后补助、股权激励、创新券等多元形式多元化“杠杆”,撬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自强自立 铸造自主品牌
目前,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038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16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2.6件,连续10年居全省第1位,在长三角城市中列第9位。 2018年4月,芜湖市成功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2020年,芜湖在全国7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列第25位,比上年跃升4位。
民族品牌奇瑞汽车高擎自主创新旗帜,20多年来,坚持把销售收入的7%至10%作为研发投入,形成了从整车、发动机、变速箱到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装备,从设计、开发到试制、试验的完整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自主品牌车企第一家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发动机、自动变速箱、底盘、发动机管理系统(EMS)以及平台技术的企业。截至目前,奇瑞集团累计申请专利21000件,累计授权专利1300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900件,位居全国汽车企业前列,连续7年位居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榜首。
“十三五”时期,芜湖市四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7.9%、15.5%。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双突破1000家,全省百强高企芜湖市占21家。一批细分产业跻身全国前列,全市56项产品跃居国际国内领先水平,ITO导电玻璃等8项居全球第一,超高亮数字像源等32项居全国第一。芜湖机器人产业龙头企业埃夫特公司,经过多年研发积累、消化吸收,掌握了机器人正向设计、运动控制、智能化及系统集成三大类核心技术,形成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到机器人整机再到机器人高端系统集成领域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
筑巢引凤 加快资源集聚
近年来,芜湖市在全省率先设立产业创新专项资金,建设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中科大智慧城市研究院、西电芜湖研究院、太赫兹工程中心等42个重点研发创新平台。全市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423家,新型研发机构数27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9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42家,其中国家级11家。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连续五年获得科技部火炬中心年度考核优秀(A类),蝉联全国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百强。 2020年底,芜湖探索“研发孵化在沪,落地产业化在芜”的“创新飞地”模式,在松江设立芜湖(上海)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研发创新平台,提升产业发展承载能力。
自主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芜湖市持续面向全球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加快创新资源集聚。
“十三五”以来,共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460个,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7.4万人,人才资源总量达100万人。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龙头企业埃夫特公司成为芜湖市科创板第一股。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企业150多家。入选国家首批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航空小镇入围全国50强。现代农机产业基地集聚企业100余家,产品出口8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市战新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42%,成为长三角地区唯一同时拥有“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5项“国字号”招牌的非省会城市。(记者 沈宫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