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呼伦贝尔,碧空如洗,肥沃的黑土地丰收在望,远远望去金黄一片,好似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
今年,呼伦贝尔市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奋力攻关 绿色发展
“先进的技术与现代化机械相融合,增产增收妥妥的!”呼伦贝尔农垦格尼河农牧场有限公司主管农业的负责人董旭光对科技兴农信心满满。目前,公司实施的“垄上三行+深施肥”大豆栽培模式,经过反复实验已开始大面积推广。
格尼河农牧场有限公司大型机械进行喷施叶面肥及杀虫剂作业。武贤童 摄
深松精细整地、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施药……记者在这里看到,3.8万亩统管地上高产优质大豆长势喜人,工人正运用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标准化生产。
田成方、路相通。“大豆的茁壮成长的秘诀离不开合理密植。”工人告诉记者,播种时,全部大豆田以深松、深翻为基础,确保豆种落地分布均匀并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性。这样不仅抗旱防涝、增温保墒,让破土而出的豆苗尽情享受阳光雨露,还能增加豆种群体数量,减少田间漏光损失,提高光能利用率。
董旭光说:“密植栽培田间郁敝好,封垄早,可压住底草,减少草荒现象的发生,有效促进豆苗优质优量。”
从春耕到秋收,格尼河农牧场有限公司集中农业服务中心的迪尔4630、纽荷兰2304、凯斯3230等大型机械力量,对密植大豆进行中耕、喷施叶面肥及杀虫剂作业,为大豆增产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购进的6台植保无人机对农田进行肥料喷洒作业,机械现代化让这里的农业“如虎添翼”。
同时,格尼河农牧场有限公司坚持以生产优质大豆为主导产业,新型农机具技术引进示范、特色经济、优质杂粮引进多业并举,健全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蛋白大豆、非转基因高产玉米、非转基因抗病虫害矮高粱种植,通过新技术示范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多样化、特色化和优质化,拓宽增收渠道,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产品品质和职工收入的大幅度提升,科技贡献率达到78%以上,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大河湾农牧场有限公司机械化春耕。田林鑫 摄
大河湾农牧场作为内蒙古唯一的“黑土粮仓”示范区,对内蒙古东部黑土地保护、科技水平提升、产业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黑土地数十年的耕种已然“累”了,如何保护好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呼伦贝尔农垦大河湾农牧场有限公司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采取“米豆轮作、秸杆全量还田”和“深松整地”技术措施。副总经理刘大鹏解释说,这几项技术措施以地养地、合理轮作倒茬,充分利用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均衡利用土壤养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提高土壤通透性,増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达到増产增收的目的。
大河湾农牧场有限公司借助中科院技术力量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引进高端先进现代农业机械装备,通过与中科院各大院所联合开展农业科研项目,引进国内先进农艺栽培技术,提高农作物单产和品质,提升农业现代化种植水平。
大河湾农牧场有限公司机械化秋收大豆。韩冷 摄
大河湾农牧场有限公司“黑土粮仓”大河湾战区青年突击队队长陈海华介绍说,中科院计算所作为大河湾示范区建设的牵头单位,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空天地一体化等技术手段,构筑智慧农牧业技术体系,结合大河湾农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实际需求,整合院内资源,完成示范区建设攻关任务,建立黑土质量长期观测基地,为黑土质量动态变化监测与永续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示范区工作要支撑呼伦贝尔市黑土地保护与利用,让农场有增效,才能说明技术有效果,才能被大家认可,大河湾模式才能推广。”6月17日,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涛来到大河湾农牧场“黑土粮仓”示范区调研时说。
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文亚认为,研究应结合当地实际需求,探索从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等多系统、多领域、多层次耦合的角度开展黑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开发适应性评价工作。
优选品种才能让饭碗更馨香。为了选育出适合公司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通过对本地区及周边县市玉米种植区域进行市场调研,选择了11个玉米品种作为试验品种。全程采用马斯奇奥、马特马克播种机播种,采取大垄高台垄上双行种植模式,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合作物目标产量、所需肥量、需肥规律和需肥时间,合理投入化肥及微量元素用量。
秋收在即,秸秆即将粉碎,翻压还田。大河湾农牧场有限公司农机科技部部长李广琴说,公司将着力抓好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大力推广“米豆轮作、秸杆全量还田”“深松整地”等机械化技术,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科技种植水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绿色种养技术创新,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变为现实。呼伦贝尔实施农牧业重大技术攻关行动,在种业创新、智慧农牧业、生态草牧业、农畜产品加工、生态环保等领域,推动立项相关领域科技计划项目,集中力量攻克制约当地农牧业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瓶颈,以技术突破带动重点产业迈向中高端。
技术创新 智慧兴农
沿着宽阔平坦的田间土路,伴着轰鸣的机械声,走进呼伦贝尔农垦特泥河农牧场有限公司大田中,一片忙碌的秋收景象映入眼帘。
特泥河农牧场集约种植芍药。陈明 摄
特泥河农牧场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杜增友介绍说,公司利用精准农业GPS导航技术,重点提高田间标准化作业水平,精准控制物资投放,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壤和作物潜力,做到既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又减少物资投放,从而实现降低物资消耗,增加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公司应用GPS导航技术的机械有26台。每台装载该系统的拖拉机日播种农作物可达800亩,每1000米播行垂直误差不超过2厘米,接幅准确率高达100%,有效提高了农机作业质量、作业效率和土地利用率。
油菜产业如何绿色健康、优质高效的发展,是公司一直思考的问题。2016年,中国农科院等多家研究院在特泥河农牧场有限公司农林科技园区进行了“油菜新品种NM88及化肥农药减施技术应用”等项目的研究。课题组研发应用的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真正让化肥、农药实现了“双减”。其中,丸粒化包衣技术效果最为突出,能有效地减少跳甲虫的危害。
特泥河农牧场有限公司的丸粒化包衣技术采用批量试包衣机生产,在播前将杀虫杀菌剂、填充剂依次包裹在种子外围,加工成大小、形状无明显差异的球型单粒种子。包衣的种子播种后,种衣吸水只能吸胀而不溶解,有利于种子表面的药膜、肥膜等慢慢释放,可有效地发挥药、肥的效果,因而保障营养供应,促进种子的发芽、生长。
此项技术为实现播前植保、病虫害一次性防治、延长药剂持效期提供了便利,起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的作用,有效减少植物生长期的用药次数,对环境保护和油菜安全有着积极意义。
呼伦贝尔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将深入实施“科技兴市”行动,围绕大豆、马铃薯、油菜、三河牛、呼伦贝尔草原羊等优势特色产业,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服务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落实落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让呼伦贝尔农业实现了从靠体力到靠智慧的转变,实现了从数量到质量、稳产到增产的转变。
记者手记
呼伦贝尔是一片黄金区域,素有“北国碧玉”“绿色净土”之称。这里面积达25.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江苏两省面积之和。有着大兴安岭森林、呼伦贝尔草原,以及繁多的河流、湖泊、植物、动物等资源。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培养了一只高素质农业研发队伍,并通过与企业搭建的实践基地,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这其中,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便是一块金字招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已实现“自种、自养、自加、自销”全产业链管理模式,打造出影响力大的“呼伦贝尔品生态”品牌,培育出“芥花油、大豆、面粉、淀粉制品、奶制品、羊肉、牛肉”七大系列全产业链产品。
在今后发展中,呼伦贝尔市科技局将凝聚高端科技力量,为人才培养提供综合性的实践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并在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的同时,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帮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农产品品牌等,更好地满足农业绿色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