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在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绿色创新发展大会上,全国首批12家“绿色低碳示范园区”新鲜出炉,我省五家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开区、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惠山经开区在大会上被授予“2021绿色低碳示范园区”奖牌!本次“绿色低碳示范园区”评选对园区的经济发展绿色化、产业结构绿色化、基础设施绿色化、运行管理绿色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等五个维度35项指标进行了综合评审。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昆山经开区加快谋划和制定绿色产业发展“施工图”,将绿色低碳融入到产业结构、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发展全领域全过程,努力构建绿色发展体系,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园区新样板。
转型升级
近年来,开发区不断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优化产业结构。目前,开发区拥有3家国家级、2家省级绿色工厂。其中,世硕电子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纬创集团率先抢跑数字化新赛道,成为昆山唯一的全球“灯塔工厂”;友达光电通过打造智能示范工厂,参与并通过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评估认定,实现质量、效率、动能“三提升”。
招商引资
除了“转”之外,招商引资、招大引强也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另一重要出路。近年来,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攀升,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开发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显著标识。今年1-7月份,开发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1.17亿元,同比增长29.2%;新兴产业完成投资58.29亿元,同比增长7.2%。开发区加速培育光电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和高端休闲食品三个千亿级产业,投资打造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和三一创智云谷,建成后将成为星巴克全球最绿色环保的咖啡烘焙工厂之一和全球最大的土石方研发中心。
集约用地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和运行管理绿色化程度也是考量绿色低碳园区的重要指标。开发区精准梳理发展要素资源,大力开展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对闲置用地、未充分用地、低效用地进行全面摸排和统筹整合,每年腾出1000亩发展空间,为培育新兴产业、培育规模企业提供有效资源保障。
生态优化
稳步推进夏驾河科创走廊、青阳港沿线等综合性景观绿地建设,进一步提升绿化覆盖率;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推动规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持续下降;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优良天数比率再提升,实现园区能源利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的绿色可持续运行。
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直以来,苏州高新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开发区前列。
高效率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重点布局苏州国家环保产业园、浒墅关绿色技术小镇、太湖科学城、苏州生命健康小镇等绿色产业发展区域。获批全国首批绿色园区、全国首批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绿色工厂、供应链、产品等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形成了苏州路之遥科技、苏州大乘环保新材、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等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标杆。
高水平搭建绿色技术创新生态
以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为核心,引入中科苏州地理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等大院大所,苏高新软件园、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园及苏州创业园等高质量平台,打造“产学研用政”深度融合的绿色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智慧环境大数据综合管理水系统等一批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打造了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绿色技术转化推广平台。
高要求践行绿色低碳发展
深入推行清洁生产,对超标或超总量排污企业、使用和排放有毒物质企业全面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2020年共有7个企业(项目)通过循环经济项目验收,带动投资3667万元。深入推进“双碳”工作,彻底淘汰非电煤炭消费,2020年非电煤炭已降为0,区域节能降耗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清洁能源产业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为0.5%,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使用率约50%。成功发行规模2亿元的江苏省首单“碳中和”绿色债券,引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创新合作示范项目。
高层次引领中外绿色合作
目前,苏州高新区集聚632家日资企业,占外资总数的1/3,是苏州市日资企业数量最多的集聚地,并聚集300家以上绿色产业领域的中日两国企业。高新区发挥“日资高地”和日资企业在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领域的优势,专门规划了“中日绿色产业创新合作示范区”,发挥中日绿色产业创新示范区带动效应,聚焦太阳能光伏、智能电网、新能源电池等领域,打造全国一流绿色低碳产业高地。同时,苏州高新区持续加强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执行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污染物规范化管控,高标准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发布涉及产业、环保、科技等多领域的绿色政策,高标准推行绿色制度;持续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战略,不断优化空间规划布局,探索产业用地多用途复合利用。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近年来,无锡高新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论”,重点做到“六个推动”。
推动经济质态
向绿而优
聚焦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和循环经济,重点发展具有更高“含绿量”“含新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成本创造更优的发展增量。比如,“十三五”期间,实施了能之汇危废循环利用、三贵资源废液再生等循环经济项目35个,其中30个已在2020年前全部投入使用并产生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合计削减约2.3万吨标煤,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万吨。
推动创新方向
向绿而行
围绕低碳技术革命,第一时间成立了江苏首个零碳科技产业园,第一时间与中金协鑫、一奇资本等行业龙头分别合作设立百亿“双碳基金”,第一时间与清华大学、西安交大、东南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低碳产业创新发展研究。目前,高新区已经建设了博世中国氢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国网电力双创低碳产业园、格林美新能源低碳产业示范园等一批低碳示范园区和示范项目,低碳产业发展的“星星之火”已具燎原之势。
推动产业链条
向绿而塑
坚持围绕绿色发展理念培育产业集群、塑造产业链条,服务全国“绿色增长”。现在,全区已初步塑造出3条绿色产业链条:第一条,以尚德为代表的光伏产业链条,年产值接近500亿元;第二条,以先导、三星SDI为代表的动力电池链条,年产值已突破200亿元;第三条,以博世、隆基为代表的氢能源产业链条,其中博世的氢能源动力产品已经应用于公共交通,在氢能源的技术创新应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这三条产业链条,再加上我区在物联网、集成电路和信息软件方面的产业优势,共同构成了“智慧+绿色”的产业集群,这也是无锡高新区打造绿色产业链条、服务全国绿色发展的底气所在。
5月19日,高新区挂牌成立了江苏省首个零碳科技产业园——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
推动生产方式
向绿而改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技术创新、资源节约为抓手,全方位推进生产过程的节能、智能改造。2018年以来,对全区127家企业实施节能技术专项改造,有效引导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方式,降低能源消耗5%以上,削减约8400吨标煤,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区内星洲工业园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商用储能电站,总功率为20兆瓦,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走在全国前列。
推动空间结构
向绿而生
以产业园区优化提升为抓手,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构筑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关停整治低效企业3683家,腾退盘活低效工业用地近万亩,清理低效标房90.5万平方米,合计削减能耗约4.2万吨标煤,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9万吨。
推动生活理念
向绿而变
从低碳宣传、低碳实践、低碳项目三大方面入手,构建“公众参与、多元治理”的低碳社区建设格局,倡导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区内开通氢能源公交专线,公共建筑楼顶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让绿色节能融入日常生活,其中全区安装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已达160兆瓦,年发电1.6亿千瓦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6万吨。
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自2002年成立至今,惠山经开区始终把握“产城融合”的高端经开区定位,突出“宜居宜业”的发展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思路。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思路,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2017年,惠山经开区成为无锡首个、江苏首批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把“重生态重保护”的要求贯穿到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环节,着力打造全市具有引领性的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坚持VOCs和氮氧化物协调减排,深入推进“美丽河湖”行动,绿色理念、低碳实践已深入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活消费等多个方面。
夯实绿色产业基础
以京运通、上能电气为代表的光伏产业已初具规模,以威孚力达、恒和环保为代表的节能环保产业持续向好,以上汽大通、中车新能源客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崛起。抢先布局氢能源新赛道,建立江苏省首座加气加氢合建站。目前,惠山经开区多家企业已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等荣誉。由达标排放到节能减排,再跨越到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走出了一条特色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形成了能耗低、排放低、产业结构好的基础优势。
提升绿色创新能力
发挥华科大无锡研究院、哈工大无锡新材料研究院、同惠新能源汽车创新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应用能力走在前列。惠山经开区约80%的传统企业已完成智能化改造,企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2020年,惠山经开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39吨标煤,远优于生态工业园区创建标准。以园区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试点和突破口,今年6月创建全市首个“近零碳示范园区”。
实现“低碳”崛起,是江苏开发区的时代责任,也预示着江苏开发区即将遇到新的发展机遇和进入新的开发领域。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提升绿色生态环境,健全绿色发展机制,将开发区打造成为绿色、低碳、智慧的新型园区,让全社会共享绿色发展的新成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