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推动核心研发设计类普遍落地应用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能用好用
到2023年,培育引进200家以上工业软件企业,培育10家左右上市企业,培育5家超10亿元的重点工业软件企业,上海工业软件规模突破500亿元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工业强不强要看工业体量大不大、制造能力强不强,更要看工业软件强不强。
近日,上海市经信委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国资委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制定了《上海市促进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力争通过三年努力,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全面提高上海工业软件研发能力,实现产业提升的跨越式发展。到2023年,培育引进200家以上工业软件企业,培育10家左右上市企业,培育5家超10亿元的重点工业软件企业,上海工业软件规模突破500亿元。
随着制造业的智能化演进,工业软件日益紧密地贯穿于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组装测试、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重要性愈发凸显。在诸多工业软件中,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应用程度最深、价值也最高。
恰恰在这些领域,我国基础较为薄弱。实际上,从全球范围看,工业软件巨头均诞生于欧美国家,中国工业软件整体呈现管理软件强、工程软件弱,低端软件多、高端软件少的局面。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CAD、CAE和EDA等研发设计类软件要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实现能用、好用,并培育新型工业软件平台。同时,要落实国产核心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普遍落地应用,特别是在船舶、钢铁、石化、半导体、汽车、航天航空和重大装备等产业形成一批工业软件示范应用。
行动计划围绕提高工业软件供给能力、大力推进工业软件融合新技术、推进工业软件国产化应用和营造工业软件产业生态发展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14项任务。
譬如,提高工业软件供给能力方面,重点聚焦CAD、CAE和EDA等基础性、关键性、紧缺性软件部署攻关任务,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工程化攻关。支持工业企业和软件企业协同研发,发展从设备自动化到数据流全贯穿的一体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大力推进工业软件融合新技术方面,行动计划提出重点打造钢铁行业数智化工业软件平台、石化全流程闭环管控工业互联网平台、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平台和星云智汇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平台面向行业赋能。加快发展工业软件云化先进技术,鼓励工业软件企业上云,加强工控安全,推动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贯穿。
为强化数据赋能,上海将支持建设制造业大数据中心、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数据中心,成立工业大数据实验室,推动工业数据集、工业算法、算力的综合布局。同时,组建工业智能算法研究院,建立行业级工业机理模型和微服务组件库;聚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钢铁化工等领域建设工业高性能运算中心。
为破解企业对国产软件“不敢用”的问题,上海正在探索推动出台首版次软件保险补偿政策,鼓励保险企业出台软件首版次质量安全责任险等产品,帮助用户打消顾虑,打破首版次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初期的市场瓶颈。
此外,借力国资国企和资本市场的力量营造产业生态,也是行动计划的亮点。譬如,推动央企、地方国资和大型制造业企业等剥离核心技术公司,围绕行业需求专门成立独立的工业软件公司;鼓励各类基金重点投资工业软件企业,大力支持工业软件企业科创板上市。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