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津城”“滨城”双城发展的战略格局下,聚焦我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定位,围绕滨海新区加快创建繁荣宜居智慧新城发展,大力实施“海河工匠”建设和经开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扭住“企业培训主体作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两个关键,着力构建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技能人才队伍,有效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全力打响“泰达智造”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搭建政策矩阵,持续营造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优良环境。结合“海河工匠”建设落实和区域发展特色,制定出台《天津经开区促进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19-2025年)》,坚持“政府统筹规划、企业需求导向、产教融合发展、创新评价方式”原则,从技能人才引进、培养、提升、保障等方面,实施“匠才开发”、“匠人圆梦”、“国际交流”等8项技能人才专项培养工程;建立“产业集群系”培训支持体系、“泰达i工匠”需求对接体系、“互联网+培训”技术支撑体系、“终身制培养”政策支持体系等4个支持创新工作体系,确立技能培训工作在人才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构建并保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长期优势,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激励广大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二、优化培养载体,促进优质资源和社会需求有效对接。借助“海河工匠”建设政策,优化区域培训资源建设。认定了45家企业培训中心、5家企业公共实训基地、3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家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设立民办职业培训学校20家,引进线上学习平台54个,指导长城汽车等20家企业全面上线自有学习平台。立足产教融合发展,重点发挥区域承载、行业聚合、企业主体、院校支撑作用,引导企业、职业院校在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项目定制培训、企校合作培训、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引导院校优化专业结构,主动对接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接产业不同需求,全力打造从中职(技工院校)、高职到应用技术本科全链条人才培养服务体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着力培养产业紧缺人才。
三、开展多样培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以企业培训中心为龙头、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抓手、各级各类院校和培训机构为主体、其他培训形式为补充的现代培训制度与体系,着重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培训。加快形成开放的技能人才培训格局,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抓高端,重点培养“工匠级”高技能人才;抓紧缺,着重培养行业和产业紧缺的技能人才;抓引进,努力做好拔尖技能人才引进工作,实现产业人才精准化、梯度化、国际化和市场化培养。此外,结合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要求和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培训需求,全力推动区内企业开展线上培训、以工代训12万人次。2021年春节期间,组织企业职工留津培训近2000人,确保了春节前后就业和用工形势平稳。
下一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围绕主责主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新时代“泰达工匠”。聚焦支持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服务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点工作,积极构建区域常态化、多角度、互通式的技能人才培养格局,不断增强区域先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技能人才培养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技能人才培养良性互动,为制造业立市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技能人才支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