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闯出现代农业产业化新路子

   2021-09-29 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53
核心提示: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聊城农业产业基础雄厚,“聊·胜一筹!”精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被全国人民所熟

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聊城农业产业基础雄厚,“聊·胜一筹!”精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被全国人民所熟知。开发区作为聊城市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全力推进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城郊精致休闲旅游农业“三产融合”发展,闯出一条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路、园区化途径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将产业融合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开发区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成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公司,搭建园区载体,全力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加大产业培育,基本形成以聊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设施农业、农产品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闯出现代农业产业化新路子

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聊城农业产业基础雄厚,“聊·胜一筹!”精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被全国人民所熟知。开发区作为聊城市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全力推进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城郊精致休闲旅游农业“三产融合”发展,闯出一条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路、园区化途径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将产业融合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开发区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成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公司,搭建园区载体,全力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加大产业培育,基本形成以聊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业,以滨河花卉交易市场、王洪木花卉育苗种植基地为主的特色花卉产业,以聚兴、三牛等企业肉驴、肉牛养殖为主的季海现代畜牧产业,以周公河农贸城农产品批发、电商贸易、冷链仓储为主的农贸物流产业,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将双招双引作为农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一招”。中化集团土地托管项目,是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后引进的第一家大型土地集约托管项目,已建立两个示范点,开展200公顷土地的流转托管工作,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该项目是聊城开发区依托现有农业资源,加大产业招商的重要成果。除引进中化集团土地托管项目外,开发区今年累计外出开展招商活动30余次,签订项目17个,开工项目15个,在谈项目23个。投资6.5亿元的聊城(三元朱)农业科技培训育苗加工冷链出口一体化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福德林中央厨房项目等一批现代农业项目,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做大做强的有力支撑。将农业产业化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力引擎”。开发区按照“争先进位、勇创一流”的目标要求,推行“园区搭台、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农民受益”的发展模式,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扶贫平稳过渡、农业全产业链等产业政策,打通农业产业价值链,围绕万亩聊城现代农业示范园,谋划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园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重点引入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仓储物流出口龙头企业、花卉繁育交易龙头企业三大类企业,培育“农业+旅游”“农业+康养”“农业+电商”等产业;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为引导、项目投入为主体、园区服务为基础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运作机制,确保各新型农业经济主体良性可持续发展。(于洋)

加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业,以滨河花卉交易市场、王洪木花卉育苗种植基地为主的特色花卉产业,以聚兴、三牛等企业肉驴、肉牛养殖为主的季海现代畜牧产业,以周公河农贸城农产品批发、电商贸易、冷链仓储为主的农贸物流产业,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将双招双引作为农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一招”。中化集团土地托管项目,是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后引进的第一家大型土地集约托管项目,已建立两个示范点,开展200公顷土地的流转托管工作,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该项目是聊城开发区依托现有农业资源,加大产业招商的重要成果。除引进中化集团土地托管项目外,开发区今年累计外出开展招商活动30余次,签订项目17个,开工项目15个,在谈项目23个。投资6.5亿元的聊城(三元朱)农业科技培训育苗加工冷链出口一体化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福德林中央厨房项目等一批现代农业项目,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做大做强的有力支撑。将农业产业化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力引擎”。开发区按照“争先进位、勇创一流”的目标要求,推行“园区搭台、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农民受益”的发展模式,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扶贫平稳过渡、农业全产业链等产业政策,打通农业产业价值链,围绕万亩聊城现代农业示范园,谋划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园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重点引入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仓储物流出口龙头企业、花卉繁育交易龙头企业三大类企业,培育“农业+旅游”“农业+康养”“农业+电商”等产业;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为引导、项目投入为主体、园区服务为基础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运作机制,确保各新型农业经济主体良性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