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画外空间成立泽图视觉技术(山东)有限公司,我们的机器视觉技术在烟台开发区有了具体应用场景,研究成果还应用到了海尔中央水机工厂里。”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专家王进军说。
无独有偶。“多年潜心研发的液体微珠可视成果实现了产业化,目前已经在合作推出升级换代的第二代产品,与华昕生物实现合作共赢。”浙江大学特聘研究员、国家级高层次专家陈东说。
这些成功“牵手”背后,都离不开新动能(烟台)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牵线”。
帮企业对接人才,帮人才落地成果,帮项目找到“婆家”,新动能(烟台)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对烟台企业进行深度调研,全面了解产业创新发展关键诉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化集成性科技服务优势,面向企业与人才的不同诉求,开展差异化科技服务,针对性引进一批解决“卡脖子”关键问题的高层次人才,助力高层次人才科创成果精准转化,实现产业需求与人才技术的精准对接,为烟台开发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创新动力支撑。
给项目找人才
匹配79名国家级高层次专家
“在产研院的精准助力下,我们找到了公司急缺的高层次人才,成功完成了订单。目前,我们正在更多领域开展更深层次合作。”画外空间视觉感知事业部总经理于泉说。
画外空间数字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是烟台开发区一家以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与开发为核心,主要从事机器视觉、工控智能化相关软硬件设计、研发及集成工作的企业。去年,画外空间拿到了一个机器视觉项目的订单。眼看着订单交付日期将至,画外空间在研发上的技术性难题却一直解决不了。
新动能产研院在走访时了解到画外空间面临的这一困境,“解决技术难题的关键是要解决人才问题。”产研院副总监李成说。
通过多次匹配,新动能产研院帮画外空间找到了西安交通大学从事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机器视觉等领域研究的王进军教授。“烟台开发区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机器视觉技术应用前景。”在对开发区考察调研后,王进军如是说。
双方一拍即合,于去年9月合作成立泽图视觉技术(山东)有限公司。在解决原先的技术问题基础上,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了海尔中央水机工厂,帮助企业进行生产线流程分析。
不只是画外空间。紧密对接企业,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精准推进产才融合。新动能产研院先后对烟台开发区500余家规上企业进行建档,走访调研近200家企业,邀请10余位院士、200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专家来烟考察对接,引进3位院士和近40位国家级高层次专家。
帮人才落成果
量身定制全链条科技服务
走进华昕生物产品陈列室,透明瓶体内,液体微珠晶莹剔透均匀排布,浅淡色彩梦幻绚丽,涂抹稍许,肤感清透易吸,这就是利用微流控技术生产的乳液样品。
微珠可视,是微流控技术应用于生物日化产品的一种直观效果,颠覆了传统化妆品膏乳液态质,因技术门槛高,目前全球仅香奈尔化妆品有出品。但是这样一项高端的科研技术,在走出实验室成果转化的过程,却是几番碰壁。
2016年,陈东作为哈佛大学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的学生学成归国,成为浙江大学特聘研究员。在寻找合作开发企业时,其间环节之复杂,令擅长科研的陈东力不从心。
在一次全国性交流活动中,新动能产研院高级项目经理“偶遇”陈东,得悉其技术和应用落地需求,立即发出邀约——“来烟台吧,你只负责做擅长的事,其他的交给我们。”
满满诚意打动陈东,双方互动频频。短短几个月后,陈东就携项目落地烟台开发区,创建烟台液秀生物科技公司。新动能产研院为其提供从前期项目公司成立、专利注册、政策申报到后期经营、代账等全链条服务。
让更多科研成果在烟台转化,让更多人才扎根烟台,新动能产研院围绕项目产业化、创业集约化、技术资产化、资产证券化、服务品牌化五个方面持续深化科技服务。企业服务层面,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创业导师体系,提供科技经纪人专项服务。人才服务层面,建立商业闭环服务,进行区域资源对接,提供多模式投融资等专业化服务,助力高层次人才科创成果精准落地转化。
截至目前,新动能产研院已成功引入程功弼、刘宏、杨亚涛、余海斌等10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专家项目,涉及环保科技、激光精密切割、生物新药研发、光电医疗器械、大数据等先进产业高端领域。
搭建精准对接平台
持续赋能区域产业发展
在点对点给项目匹配人才,为人才寻求成果转化的同时,新动能产研院还注重搭建企业与人才沟通交流的平台,让企业与人才面对面沟通对接。
6月5日,2021“新动能”产才交流大会(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题)在烟台城市党建学院举办,海内外46位化工新材料领域的专家、28家高校科研院所、60名相关企业负责人齐聚开发区。
“产才大会的目的是服务企业,在大会举办之前,我们对开发区规上企业和相关高企进行了调研,充分了解企业技术需求,针对性定向邀请专家来区参会。”新动能产研院高级项目经理金健军说。
大会上,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青岛科技大学就“特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开发”项目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烟台泰盛精化科技有限公司与南京理工大学张强教授团队就“高性能丙烯酸树脂及相关粘合剂的开发和应用”项目签署技术合作协议。
会议期间,在先进化工新材料创新发展专题论坛上,11名专家和5家企业达成11项初步合作意向;在碳中和·绿色化工创新发展平行专题论坛,9名专家和7家企业达成9项初步合作意向。
依托丰富的创新资源,新动能产研院还联合泰和新材、岩海建设、正海集团等企业签署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设立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氢能源技术、碳纳米材料、再生医学、先进装备等11家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持续赋能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